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 郭爽)美国航天局7日发布“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对中国嫦娥四号着陆点的成像图片。由于距离较远,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图片上只有约两个像素大。
“抢先看:嫦娥的月球着陆点”——美国航天局的图片消息标题这样写道。
北京时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美国航天局说,四周后的1月30日,“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由东侧接近撞击坑,向西转动了70度,从而拍摄到了这一图片。但由于飞行器距离嫦娥四号着陆点东侧约330公里,因此拍摄到的嫦娥四号“只有约两个像素大”,而“小月球车(‘玉兔二号’巡视器)根本看不见”。
1月18日,美国航天局曾发布公报预告,将利用“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对嫦娥四号着陆点进行成像,并表示,中美两家航天机构达成协议,合作产生的任何重要发现都将于2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分享。
美国航天局还在公告中强调,与中国的合作“透明、互惠、互利”,符合美国政府和国会的规定,并表示美国计划重回月球,与国际伙伴持续展开合作至关重要。
这并不是美国航天局第一次用“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为中国探测器成像。2013年12月,该飞行器也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拍摄照片。
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于子茹)经过20多天的太空飞行,1月3日中午,“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月球南极-艾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着陆,成为世界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新闻分析:“嫦娥”能否“融冰”中美航天合作 新华社记者周舟 郭爽 受阻于美国国会2011年通过的“沃尔夫条款”,中美官方航天合作长期处于“冷冻”状态
> 新华社西昌12月8日电 题:精彩纷呈的月宫故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5T,我国探月工程亮点回顾 新华社记者胡喆、谢佼、荆淮侨 12月8日,嫦娥四号开启奔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