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赫尔辛基12月22日电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消息称,一颗芬兰纳米卫星搭载了世界最小红外高光谱相机已发射升空,它可用于拍摄地表红外照片,为监测和管理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提供了可能。
这颗名为“Reaktor世界你好”的纳米卫星长22.7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重约2.4千克,于11月29日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上搭载了一台由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微型红外高光谱相机,可捕捉波长900至1400纳米的短波红外光谱。
卫星于12月2日在撒哈拉沙漠上空拍摄了第一批红外照片。发回的照片显示,这种红外成像技术能够探知地表水分的变化,对抗击旱灾和森林大火等也很重要。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说,过去只有体积较大且造价昂贵的卫星才能提供高光谱成像,但这类卫星有很多局限,如单颗卫星只有在通过特定位置时才能提供新数据,且每隔几天才会产生一次新图像。
相比而言,纳米卫星重量仅为数千克,制造成本相对低且耗时短,未来可组成纳米卫星“编队”观测地球。在纳米卫星上搭载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红外高光谱相机,能对地球进行近乎实时的监测,有助于监控气候变化。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团队负责人安娜·里萨宁说:“这种成像数据使监测碳汇资源成为可能,还可以优化粮食生产,减少农业造成的环境负荷,提供了解灌溉用水需求和优化田间施肥的方法。”
原标题:“分子容器法”让纳米石墨烯溶于水日本熊本大学与东京工业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分子容器法”,利用胶束型胶囊使难溶性纳米石墨烯分子溶于水,并在基板上制作了高度定向的组织化薄膜。
原标题:地球两颗“隐藏卫星”被证实 科学家称之伪卫星地球到底有多少颗卫星?11月6日,这个话题作为头版头条出现在各大出版物和知名媒体上。文章中指出除了广为人知的月球之外,地球还有两颗隐藏的卫星。
> 新华社西昌12月8日电(李国利、王玉磊)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零窗口”发射成功并进入到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所有探月卫星,均实现了“零窗口”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