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通讯:中国电站温暖寒日里的杜尚别(2)

2018-10-10 14:12: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王健到塔吉克斯坦已有12年,如今他管理着有200余名中国员工、600余名当地员工的火电站。王健说,根据与塔方的合作协议,火电站不仅要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还要以“传帮带”的形式,在当地培训出一批优秀的火电人才。

年轻的工程师西克马杜罗·佐伊洛夫正是其中一员。2012年,他曾去中国学习技术,在那里,他结识了自己的中国师傅金宝军。佐伊洛夫说:“我认为他是这个领域最棒的专家,不仅教我们理论知识,更教了很多实践技术。”

如今,学成归来的佐伊洛夫已是杜尚别2号火电站的锅炉检修副主任,巧的是,他的师傅金宝军没过多久也来这里工作,担任火电站运行部部长。

“我师傅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操作这些来自中国的大型设备,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佐伊洛夫说。

为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电站还有一个30人的翻译团队,能用中文、俄语、塔吉克语熟练讲出火电领域的专业词汇,为两国员工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27岁的塔吉克姑娘美合瑞·阿合丽迪诺娃就是翻译团队的一员,她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美丽”,曾在上海留学,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我很喜欢中国文化,所以我选择学习中文,在电站我交了很多中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喝茶聊天,希望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的友谊越来越深。”

如今,中国元素在塔吉克斯坦越来越常见。在杜尚别街头,写有中文的广告牌随处可见。随便坐上一辆出租车,司机都能脱口说出标准的中文“你好”。

10月里,杜尚别已有了些许凉意,又一个供暖季即将来临。杜尚别2号火电站的机器已开始发出阵阵轰鸣。这座火电站是中塔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更是“一带一路”造福当地、改善民生的范例。它温暖了杜尚别的每一个家庭,温暖了杜尚别的冬天。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