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中坚持探索
上世纪90年代,艾利森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期间,开始对CTLA-4这种蛋白质进行深入分析,并发现其对人体T细胞的免疫功能起到“刹车”作用。于是,艾利森大胆设想:如果“阻击”CTLA-4,那么T细胞受到的束缚是否会被解除,进而全力对抗肿瘤细胞呢?他随后通过大量动物实验证实了这一想法,并最终形成“检查点阻断”的免疫新疗法。
艾利森最初提出这些新概念时,曾面对不少质疑,制药企业对此也不感兴趣。艾利森凭借执着的精神,积极展开临床试验。事实证明,新疗法在黑色素瘤晚期患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是首个可以有效延长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的疗法。
2012年,艾利森重返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工作。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癌症免疫疗法真正获得各方关注和支持,相关研究项目不断涌现。2013年,美国《科学》杂志将癌症免疫疗法评选为年度最重要科学突破。艾利森也被《时代》周刊列入2017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
让病患看到希望
虽然自己的家人曾饱受癌症折磨,但艾利森用科研成果为全世界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他记得在临床试验中曾遇到一位病患,她当时唯一的期望就是能够亲眼看到儿子们高中毕业。接受治疗后,这位母亲最终如愿以偿。
艾利森在获得诺奖后的一份声明中说:“能够见到那些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后取得成效的病患,对我来说是一种伟大而动情的荣耀,这是基础科学强大力量的鲜活例证,激励着我们继续去探究并深入了解事物的运作原理。”
据美联社10月1日消息,詹姆斯·艾利森与本庶佑获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詹姆斯·艾利森 詹姆斯·艾利森,美国免疫学家。他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微生物学学士学位,后又获生命科学博士学位
新华社苏瓦9月28日电(记者张永兴)斐济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阅览区揭幕仪式28日在斐济首都苏瓦举行。中国驻斐济大使钱波、斐济教育遗产艺术部常秘艾利森·伯切尔等出席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