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让“绝症”不绝望的人——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艾利森

2018-10-02 13:01: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日电(天下人物)让“绝症”不绝望的人——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艾利森

新华社记者张家伟 付一鸣

在美国著名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的成长过程中,让人绝望的癌症一直困扰着他的家庭——童年时的艾利森曾目睹淋巴瘤夺走母亲的生命,哥哥因罹患前列腺癌去世,艾利森本人也曾得过前列腺癌。

被同事形容“执着”的艾利森选择直面这一阴影,并最终通过开拓性的免疫疗法发现为全世界许多癌症患者带来延长生命的希望。10月1日,艾利森和他的日本同行本庶佑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喜欢解决问题”

1948年,艾利森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座小城中。他曾表示,自己小时候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喜欢在车库里摆弄各种化学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这可能是让我投身科学的原因,我喜欢解决问题并思考事物是如何运作的。”

艾利森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艾利森最初的研究方向也并非直接瞄准癌症治疗。他在1977年进入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工作时,主要聚焦在免疫系统方面,特别是对T细胞功能产生很大兴趣,希望更深入地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这些研究为艾利森日后提出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奠定坚实基础。

“我的家人受尽了癌症的折磨,因此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癌症治疗这一想法,”艾利森在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一份文章中说,“我并非一开始就去开发癌症疗法。如果是那样,我可能就会错过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最终找到的标靶并不是在肿瘤上。”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