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通讯:困境中的坚守与变通——中国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谈援外医疗

2018-08-18 15:41: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哈博罗内8月18日电 通讯:困境中的坚守与变通——中国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员谈援外医疗

新华社记者杨孟曦

“缺医、缺药、缺器械。”中国援助博茨瓦纳第15批医疗队麻醉医生林鹏焘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他援非5个月来最深的感受。

林鹏焘2006年获得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麻醉学临床博士学位,一直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诊疗工作。2018年3月中旬,他抵达博茨瓦纳,在首都哈博罗内市的公主玛丽娜医院执行援助任务。这家医院是博茨瓦纳最大的公立医院,拥有8位麻醉主治级以上医师,其中3位是中国医疗队员。

林鹏焘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援外医疗,这里艰苦的医疗条件超出了他的预期,药物过期或短缺、器械耗材不全等难题,使得相关的手术麻醉风险重重。

采访中,他向记者介绍了本月初参与的一起子宫肌瘤剜除手术经历。他说,由于患者肌瘤多发、体积大,且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患者在手术中失血累计达4800毫升,并一度处于休克状态。而此时,“医院血库明确告知仅有800毫升红细胞可供使用”。

危急时刻,林鹏焘采取了包括控制并维持好患者的血压等多种措施,同时建议手术医生尽快止血,并适时中止手术。虽然子宫肌瘤没有全部剜除,但患者最终平安脱险。

主刀医生塔德莱事后感慨地说:“林医生,您太棒了!要知道,好的麻醉医生对一台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面对器械、设备短缺,甚至药品断供,(我们)常常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林鹏焘说,博茨瓦纳药品与医用器械耗材几乎都是依靠进口,由于管理流程的原因,某一物品已经零库存才想起订购不足为奇,而从订购至送达一般需要一至两个月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尽量使用可以替代的药品或是修改麻醉方案来满足手术需要。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