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新苏黎世报》6月27日文章,原题:非洲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原材料供应商
短短二十年,中国已成为非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非洲城市见证了中国日趋增长的影响力,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超市、电器商店和餐厅;在农村,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摩托车或电视机无处不在,即使在偏远的小村子也是如此。
很少有一个国家在国外能像中国在非洲那样进行经济扩张;也很少有一个经济体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与整个大陆合作的主导地位。贸易统计数据反映了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新千年开始时,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仍微不足道,甚至不如德国。2009年,非洲与中国的贸易额首次超过与美国的贸易额。
长期以来,中国在非洲的迅速扩张被视为对原材料的饥饿。这种观点早已过时。尽管非洲对中国的出口仍主要由石油、铁矿石、黄金和其他原材料组成,但其他商品贸易也在不断增长。北京不再主要将非洲视为原材料供应商,而是将其视为自有品牌不断增长的市场。在尼日利亚,中国每年销售摩托车超过5亿美元;贝宁每年从中国进口4亿多美元假发;南非进口的中国电子产品近30亿美元。
非洲人非常乐观看待与中国的越来越紧密的关系:民调机构“非洲晴雨表”最近在36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他们国家的影响是积极的。喀麦隆哲学家阿希尔点姆贝曾经说过,世界的未来将越来越少由西方决定。从非洲的角度来看,谁将取代西方的位置早已清楚。(作者法比安·乌尔艾希,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