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人士声称,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低储蓄率,再加上大规模的公共和民间借贷,两者吸引了外资涌入来弥补资金缺口。本质上说,中国和其他有大量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是在把钱借给美国,让美国能购买它们的出口商品。如果美国人增加储蓄或减少借贷,或者联邦政府准备实现预算平衡,那么中国的贸易顺差就会下降。然而美国的政策方向令问题进一步恶化,例如去年秋季对企业和富人大规模减税,造成了借贷爆炸性增长。不仅中国人这样看待这一问题,该观点同样得到了许多美国经济学家的支持,因为它符合基本的宏观经济理论。
处在政治光谱各个位置的美国评论人士声称,中国才是问题的所在,因为政府的过度干预使企业拥有不公平的优势。特朗普政府一位资深官员解释说:“我们有两种体系,这两种体系本来应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互相靠拢,形成两个市场经济体。而我们所看到的,却是中国更加庞大的非市场经济,这种结构性差异威胁了美国的经济繁荣与国家安全。”此言在两个方向上都是错的:中国其实已经在大步迈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而美国的私人垄断势力有所增加。美国并不如它自我介绍的那样,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典范。
与人们的普遍认识相反,中国对待私人企业在许多方面比美国更加友好。比如,小型企业在中国扩张要自由得多,而在美国,越来越庞大的企业巨头驱逐或吞并了较小的竞争者。当中国在海外与无数高效率、廉价销售的企业成功竞争时,美国的领先行业却越来越受寻租行为的驱动,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通过高价产品获得收益。这不过是通过专利、商标和版权保护实现合法垄断的委婉说法。美国的软件、互联网、制药、娱乐和高科技公司绝对是靠着强制性垄断来捍卫它们高昂的价格。它们雇佣相对较少的普通工人,但是聘用大量训练有素且薪资不菲的工程师、律师、设计师和经理人,来开发高利润产品和营销策略。美国是后自由市场、后工业租借主义式的经济,与之竞争的是中国式的产业资本主义。它们是不同的体系,但这种不同有别于传统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