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特稿:欧洲人与图书馆的千年之恋

2018-04-22 16:16:1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芬兰赫尔辛基市政府图书馆事务主任图拉·哈维斯托告诉记者,互联网上有营养也有垃圾,为顺应时代发展,图书馆还增添了帮助老年人学习上网、指导年轻人辨别网络欺诈等服务。

  让阅读图书回归生活

随着娱乐方式日趋多样,人们翻开一本好书、静心阅读、纯粹思考的机会已越来越少。不少欧洲国家政府为此组织了各类活动,以期重新唤醒人们对阅读的认识。

2012年9月8日,波兰时任总统科莫罗夫斯基发起全民阅读日活动。他组织各地群众阅读波兰民族诗人亚当·米茨凯维奇的长诗《塔杜施先生》,并现身公园带头朗读其中部分段落。此后每逢全民阅读日,波兰总统都会带头朗诵波兰作家的经典作品。

如今,阅读日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从2012年在波兰数十处地点举行发展到2017年在国内2000多处、国外63处地点朗读波兰文学作品。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文化哲学系主任彼得·亚罗辛斯基说,阅读名著可以唤醒群众对有影响力的文字作品的关注,改变低俗的阅读方式。

令分析人士意外的是,在电子阅读逐渐普及的今天,纸质书仍然散发着特有的魅力。

海牙图书馆读者埃尔温·哈尔德曼告诉记者,很多人不仅眷恋纸质书的感觉,也爱图书馆特有的氛围,喜欢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

哈维斯托认为,从芬兰公共图书馆借阅情况来看,电子书并没有跑赢纸质书,原因是并非所有高质量书籍都有电子版,而且人们似乎更喜欢手捧书本的感觉。有研究表明,电子阅读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人们对书籍、报刊中信息的形象记忆。而且,包括儿童读物在内的大量书籍,很难用电子阅读来取代。

“欧洲是文字的大陆,没有文字阅读,就没有今天的高度文明。”哈维斯托说。(参与记者:李骥志、凌馨、刘芳、韩梅)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