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框架更利于处理贸易摩擦。WTO成立前,日美贸易摩擦解决路径基本由美国单方面提出对日制裁,结果多以日本妥协而告终。WTO框架下,以1995年日美胶片争端案的胜利为开端,日本重视运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来应对日美贸易冲突。我国作为WTO组织成员,应积极运用WTO规则,借鉴日本经验,培育构建产官学协调机制,提高解决贸易争端能力,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第三,对外直接投资和现地化生产有助于缓解贸易摩擦。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增加对欧美发达国家投资,绕过其对日本高附加值产品实行进口配额、反倾销等贸易壁垒。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激化,日本对外投资大规模转向美国。以汽车为例,一方面实行自愿出口限制,另一方面各大厂商相继在美建厂,进行现地化生产,改善了两国紧张的经贸关系。与日本相比,“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合作平台。企业可在夯实国内产业基础上,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实现传统产业国际化转移和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第四,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利于减少对美依赖。为应对美国贸易保护措施,日本主要将其成熟的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东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东亚地区成为日本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避免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引起的经贸摩擦。
第五,扩大内需有效抑制贸易摩擦。“前川报告”公布后,日本政府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并取得明显成效,有效缓解了贸易摩擦压力。扩大内需政策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企业自主研发,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有助于抑制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
第六,汇率调整无益于解决贸易摩擦。从日本教训可以看出,日元被迫升值,不仅无法解决贸易逆差,反而加大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难度。此次美国并未将汇率作为武器,但长期看,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仍是解决贸易摩擦的一个选项。从根本上看,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是美元特权的表现,更反映出美国国内高消费、低储蓄的经济模式。近年来,中国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要彻底改变美国贸易收支巨大逆差问题,还需美国负起大国责任,做出调整供需失衡的相应努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多方呼吁加强对话解决贸易摩擦 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界就如何解决大国间贸易摩擦展开讨论,呼吁各方加强多边对话并按规则处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