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菲思说,马克思曾在英国生活多年,一直以来有很多英国人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经历了一段低潮期。但在经历了全球经济萧条,见识到大企业贪婪的本质之后,一些西方人意识到资本主义未能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新世界秩序,也无法解决英国几千万人以及全球数十亿人最基本的问题,于是,他们又重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兴趣。”
现年66岁的格里菲思1998年当选英共总书记。他说,如今在英国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的,更多是年轻人,这让他更深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历久弥新的旺盛生命力。
“多年来,人们误以为年轻人对这些理论无动于衷。但实际上,无论是大规模的反战运动,还是抗议低薪酬,都有成千上万年轻人走上街头。去年英国大选时,许多年轻人投票支持英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左’的工党领袖科尔宾,”格里菲思说,“我从中看到希望,看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英国再度焕发蓬勃生机的迹象。”
谈到《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的指导意义,这位曾数次到访中国的英共领导人滔滔不绝、赞不绝口。“我有幸去过中国发达富裕的城市,也到过偏僻贫穷的地区。中国太大了,那里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政府帮助数亿民众摆脱绝对贫困,我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成就。”
他指出,中国取得的成就都深深植根于马克思关于如何改变社会、如何实现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理论,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按照中国国情和实际将这些理论成功应用于中国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毋容置疑,”他说,“以人为本、保护环境、重视国家安全与和平,这些发展方略非常符合中国发展现状和需求。”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本集重点讲述《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以及《共产党宣言》的理论解读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