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财经观察:中企在北美两大展会上的“冷”与“热”

2018-01-17 09:35:2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美国底特律1月16日电  财经观察:中企在北美两大展会上的“冷”与“热”

新华社记者 金旼旼 汪平

在不久前结束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超过1500家中国企业参展,其中一些企业带来的纯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备受瞩目。一时之间,中国“神车”、中国“黑科技”受到各路媒体热议。

但正在底特律举行的北美国际汽车展上,参展中国企业却为数寥寥,受关注度也相对较低。在两大北美年度最重要的展会上,是什么造成这种“冷”“热”反差,而这种反差对中国产业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无论是在CES,还是在底特律车展,其实有一个相似的关注焦点——未来。什么是汽车行业的未来?什么是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的未来?两大展会上参展厂商的答案大同小异:汽车行业的自动化和电动化。

不过,在CES上所讨论的未来,和底特律车展上讨论的未来,却具有时间维度上的差别。CES上眼花缭乱的概念车和技术,瞄准的是10年、20年之后甚至是更远的未来。在这种由高科技企业所描绘的未来中,自动驾驶的电动车不仅是交通运输工具,也是移动娱乐终端、物联网一环、大数据来源……

而在底特律车展上,虽然企业也在谈论电动化和自动化的未来,但这种未来仅仅是三五年、至多不超过10年的未来。无论是在本届展会上宣布投资110亿美元开发电动车的福特,还是带来纯电动i3、混合动力i8跑车的宝马,他们所考虑的未来是2022或2025。

不同的“未来观”带来对创新的不同理解。由科技企业主导的CES所展示的未来是颠覆性、革命性的。一些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一出现便带来令人为之一惊的颠覆性产品,例如拥有横贯中控台的50英寸巨屏的拜腾汽车。

而在汽车厂商主导的底特律车展,未来更多是延续性的。在这里所看到的创新,是一种迭代创新,即通过一代一代产品的升级来实现创新优化。

不同的未来观、不同的创新理念,其背后是不同的技术力量和不同的资本力量。在CES,引起国际关注的中国企业大多是科技创新企业,甚至是科技初创企业,他们的背后是风险投资资本。有些企业参展,是为展示技术,展示可能性,也是为更好吸引风投投资。

而在底特律,参展的均为汽车专业领域的传统大企业,像福特、奔驰这样的企业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以他们为中心,环绕汇聚了无数零配件供应商、产业链、产业集群,其背后是产业资本。这些企业参展是为了展示产品,也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

正是因为这种差别,CES上的很多企业很可能还没有做出一件能让消费者买单的产品,但他们可以吸引极大的关注,可能吸引到金额惊人的风险投资。这些企业即便失败,损失的只是创业人的热情和投资人的钱。

而在底特律车展,所有厂商都在战战兢兢地做着实实在在的产品。如果产品失败、发展路线出现偏差,或者是一场经济危机,都可能毁掉一个百年企业;而一个企业倒下,背后是一整条供应链的倒下,是无数工人失业。

中国企业在CES上的“热”,与在底特律车展上的“冷”,由此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中国拥有大量具有全球背景、全球眼光的科技创新企业,拥有全球罕见的创新动力和企业家精神,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都希望通过革命性的科技创新,来实现“弯道超车”。但中国的制造业基础和品牌建设,和美日欧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北美国际汽车展执行董事罗德·艾伯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互联网和自动驾驶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不过,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具体产品,并通过合理供应链、合理产能以合理的价格生产出来,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难关所在。如果不能实现这种突破,那么在CES上的热潮只不过是“创新泡沫”罢了。

在CES上吸引眼球,需要有“讲故事”能力;而在底特律车展吸引眼球,要有“做产品”能力。从拉斯维加斯到底特律,实则就是从“讲故事”能力到“做产品”能力的迈进。中国企业在CES上大热,值得庆贺;但中国企业在底特律车展的冷清,同样值得深思。

关键词:企业中国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