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德媒:中国在这投资 收获朋友更斩获政治影响力

2017-09-25 19:06:53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德媒:中国在这里系统布局,不仅收获了朋友,更斩获了——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9月20日刊文称,从2010年开始,中国就系统地在东欧和东南欧投资。而这不只涉及投资和进入欧洲市场,也关系到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力

2016年6月,中国领导人对塞尔维亚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一个拥有将近14亿人口的世界大国的领袖将3天宝贵时间花在了一个仅有约700万人口的贫穷国家身上。

作为对比,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一次访问塞尔维亚是在2015年,仅停留了短短几小时。对默克尔来说,那只是对入盟候选国的一次例行公事的访问。

相反,中国领导人的3天访问是一项庞大计划的一部分。它不只涉及投资和进入欧洲市场,也关系到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力——中国希望今后也能间接参与欧盟决定。

北京发现了一条开放的侧翼,就是东欧和东南欧。这些国家的政府本就渴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布鲁塞尔的指挥权。中国想通过布达佩斯、雅典和华沙在欧洲获得更多参与权。

文章称,2016年中国企业在欧盟的直接投资增至超过350亿欧元(约合2750亿人民币),其中110亿欧元(约合865亿人民币)是在德国的投资。这是一个新纪录。中国主要对高新技术感兴趣。

不过,中国为何也向欧洲边缘国家投入大笔资金呢?东欧能提供的高新技术相对较少,而中国企业仍在那里大举收购。中国投资方通常是国有企业或国家参股企业。塞尔维亚最大的钢厂、罗马尼亚的罗维纳里燃煤发电站和炼油厂、阿尔巴尼亚帕托斯-马林扎油田和首都地拉那的国际机场——所有这些都被中国企业收购,收购名单还在不断拉长。

中国不是普通投资者,中国资金背后也有政治期待——并且这些期待得以实现的机会在不断增加。

从2010年开始,中国就系统地在东欧和东南欧投资。当时的时机非常有利。欧元危机动摇欧洲,经济衰退,不少国家四处寻求资金。这时崛起中的中国挺身而出。北京向东欧和东南欧国家提供了一种自己已在非洲和拉丁美洲试验成功的模式:将相关地区合作机制化。

2012年,“16 1合作”机制在华沙诞生。它包括16个欧洲国家——全部来自东欧和东南欧——和中国。机制内国家每年举行领导人会议,设立秘书处,每个国家任命一名协调员定期举行会议。

布鲁塞尔对此十分担心,特别是因为“16 1合作”机制对欧盟而言是一个难以操控的存在。“它具有混合特征,”欧盟外交事务部门的一名官员说,“因为其中包括欧盟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以很难控制。”

“16 1合作”机制的16个欧洲国家中有11个欧盟成员国和5个非欧盟国家。这5个非欧盟国家均为多年来苦苦等待入盟的巴尔干国家。

文章称,欧盟显然对中国的意图充满疑虑。但布鲁塞尔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很少。它无法禁止所有欧洲国家与中国做生意。特别是最强大的欧洲国家德国多年来始终在向欧洲人示范同中国人做生意的方法。

德国总理总是作为受欢迎的客人到访北京,并且通常率领庞大的经济代表团随行。如此一来,波兰、捷克或匈牙利同样尝试接近北京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