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健”轮9月22日电 记者手记:航行在世界最北航道上——穿越“冰上丝绸之路”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当地时间21日清晨,中国货轮“天健”轮沿着挪威西海岸驶出北极圈,继续向丹麦埃斯比约港进发。“天健”轮是今年5艘航行北极东北航道的中国商船中最后一艘告别北极的货轮。
记者搭乘“天健”轮8月31日从连云港出发,9月11日穿越白令海峡,沿着北冰洋的边缘海航行,19日进入挪威海,直至告别北极圈。
北极东北航道是世界最北边的远洋航线,也是世界最新的远洋航线。这条航线的行船安全情况如何?来往的各国船只情况如何?沿途环境和气候、海况如何?
海冰——比预期少
海冰的广泛存在,是这条航线与其他远洋航线最大的不同,也是影响货轮航行的最大安全隐患。
9月16日,“天健”轮通过维利基茨基海峡时,记者看到了大小不一的浮冰。其中,在海峡西口看见此行最大浮冰——一座露出水面约20米高的小冰山。
位于俄罗斯泰梅尔半岛和布尔什维克岛之间的维利基茨基海峡,连接拉普捷夫海与喀拉海,是北极东北航道上冰区面积最大的险难航段。8月22日至23日中国货轮“莲花松”轮通过这一航段时,曾由俄罗斯破冰船引航。当时,航线外缘有4成浮冰带。
9月份通过这一航段的另外4艘中国货轮,包括“天健”轮在内,均遇见大小不一的浮冰。不过,船员通过雷达和肉眼观察都很容易发现这些浮冰,瞭望和避让相对容易,因而这些货轮没有依靠破冰船,独立通过。
北极东北航道的通航时间目前集中在7月中旬至10月中旬,9月份是最佳安全航行时间。不过,每年海冰融化程度不同,且浮冰具有漂移的不确定性。2013年9月初,中国“永盛”轮首次通过维利基茨基海峡时,便遭遇大面积冰区,在俄罗斯破冰船引航下通过。
货轮——几天难遇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除了海冰比预想的少,还有过往的国际商船之少。
9月12日,“天健”轮在楚科奇海遇到一艘开往厦门的荷兰商船,同一天又与中国另一艘商船、由欧洲开往日本港口的“天乐”轮相遇。此外,在东西伯利亚海等海域曾遇到几艘俄罗斯开往北极港口和远东港口的船舶。
北极东北航道并不只有一条航线。在不同的北冰洋边缘海之间,有不同的海峡和水域可以通航。比如,“天健”轮12日与“天乐”轮相遇后,原本还有机会与同样由欧洲开出的“天福”轮相遇,但由于同一航道上的这两艘货轮选择了不同的海峡,因而没能“相会”。
即使考虑到不同航线的因素,这一航道上的商船总量也不算多。不过,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加速消融等因素,使得近年来选择这条航道的商船开始增多。俄罗斯北极物流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经由北极东北航道航行的船舶共297艘,同比增长35%。
天气——恶劣多变
记者对北极航道的恶劣天气早有所闻。海雾、大风大浪和雨雪天气也是北极东北航道通航时段有限的重要因素。
北极天气以雨雪和雾天为主,“变化多端”是记者在航行中的深刻感受。一会儿雾、一会儿雨、一会儿雪、一会儿是艳阳天,有时几分钟之内便完成这几种天气的变化。“太阳雨”“太阳雪”“太阳雾”,是在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时最容易遇到的天气现象。
多变的天气,给船员们增添了不少压力。低温、大风、雨雪,使得船员们夏天在甲板上干活也得穿棉衣棉鞋。
不过,在北极航行,也有“从天而降”的惊喜,那就是美不可言的极光。“天健”轮航行在东西伯利亚海和巴伦支海时,都曾遇到灿烂美丽的北极光,带状、弧状、放射状,应有尽有,绮丽无比。
动物——鱼群众多
现在将北极航道称为“黄金水道”还为时过早,北极“黄金渔场”的名号则早已存在,尤其是巴伦支海,长期以来都是著名渔场。
海洋学者告诉记者,为了对抗冰冷的海水,北冰洋的鱼在血液中含有防冻蛋白质,可使血液在零度以下也不凝固,从而不会被冰冷海水冻伤。
北极东北航道途经的“黄金渔场”,除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巴伦支海之外,受太平洋海水影响的楚科奇海鱼群也不少。进入白令海峡前,记者看到十几艘大型捕鱼船在海上作业。在白令海峡,记者多次看到鲸鱼和海象,其中海象有十几群,多的一群有几十头。进入楚科奇海后,又看到数不清的鸟群和成群的鲸鱼,同样显示这里鱼群众多。
渔民们捕获的一些海产品,会经过苏伊士运河等传统航线运到中国的一些港口。北极东北航道未来或许会成为一条高性价比的商业航路,以后也许会有更多的北极海产品沿着这条航道来到中国。
在东西伯利亚海,记者两次近距离看到海象。有一次,一大一小两头海象出现在船的右侧,与船“擦肩而过”后,两只海象还一面游、一面回头张望。
随着航行在北极的轮船越来越多,人们同样期待,北极的环境依然保持良好,动物们依然能在它们的天地里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