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事件曝光后,涉事的日本车企纷纷出来道歉,声称涉事产品安全性“没有问题”,后续会进行整改。然而,重磅车企集体沦陷,深深刺痛了日本社会。“怎么又来了,错一步就可能威胁生命”“不能容忍这样反复的欺诈行为”……不少日本民众表示,汽车企业丑闻频出,仅靠鞠躬道歉难以挽回市场信心。2017年,日本高田生产的安全气囊破裂导致金属碎片飞溅,在世界各地造成多人死亡和数十人受伤。然而,这样血淋淋的教训未能阻止日本车企在造假迷途上“一路狂奔”。
“日本制造还值得信赖吗?”日本《每日新闻》5日发出这样的疑问。报道指出,近年来,日本汽车行业几乎每年都会曝出性质恶劣的造假丑闻,而且理由几乎一样,“无非是管理层为缩短研发周期、谋求短期利益,下达不合理的任务指标,迫使一线工作人员不得不铤而走险”。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丰田章男在3日记者会上也承认,企业生产周期和程序漫长复杂、没有人能掌握全部流程,可能都是造假原因。
除此之外,随着电动汽车迅速发展,日本车企在燃油车领域的巨大优势正在消失。《日本经济新闻》6日指出,在与新兴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日本车企的“过度自信”已经不合时宜,甚至对企业自查和进步都构成阻碍,并造成了如今整个行业的困局。
把时间拉长,对日本企业来说,造假违规并非一朝一夕的偶然事件,也不仅仅是汽车产业独有的现象。日本某数据分析公司2023年10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过去5年有25%的日本公司曾发生过挪用公款、作弊、违规等不当行为,其中涉及产品品质违规的占比达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