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中文教师炼成记(2)

距离该书的出版已近5年,年逾80的马真坦言:“我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深刻地认识到,教好课的关键在于高度的教育责任心,就是眼睛里要有学生,心里要有学生。有了这种教育责任心,就会根据经验,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想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她同时强调,光有教育责任心不够,还必须具备另一个重要素质,那就是必须肚子里要有“货”,“这个‘货’就是‘知识’‘能力’和‘功底’”。

●体是基础,研习多长时间都不为过

由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峰论坛举行的同时,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也顺利进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0余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同台竞技,展现了未来国际中文教师的风采。

距离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参赛选手许嘉杰上台讲课还有不到5分钟,她拍着胸口说“紧张、紧张”。其实,从去年开始,许嘉杰便加入了学校的相关项目,在线上为在泰国、越南等国的中文学习者授课,已教过不少学生。

“我选的是《HSK标准课程1》第八课《我想喝茶》,采取的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讲台上的许嘉杰很快进入角色。

比赛结束当晚,绕着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楼,脱掉颇为正式的风衣、高跟鞋的许嘉杰,穿着一双球鞋,迎着风说着自己对国际中文教师的理解:“当老师首先要有过硬的汉语本体知识,对当代中国要有足够的了解,并要具备线上教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喜欢当老师的许嘉杰在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读研二,她坦言自己的汉语本体知识学习还需加强,“因为我本科学的是新闻,研究生才转了专业,所以还需要在本体知识方面多下功夫”。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