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多国规范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国际视点)(2)

这项措施得到了多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法国电视一台曾在法案实施一周年时进行社会调查,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支持校园“手机禁令”,并认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法国教育部表示,法案严肃了课堂纪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互动交流的时间也有所增加。

塞纳—圣但尼省伽罗瓦初中校长拉德万·哈姆迪表示,实施“手机禁令”后,学校课堂秩序和学习效率有所提高,课堂气氛也轻松和活跃了很多,同时因手机产生的纠纷、失窃问题减少了近85%。

日本——

积极引导,为手机带入校园设定条件

“不要在网上透露自己和好朋友们的约定;不要上传说脏话和恶作剧的视频;遇到麻烦事不要独自一人解决,可以跟大人商量后再行动……”在日本佐贺市城东中学的课堂内,来自久留米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4名在校生,向200余名中学生讲述“使用手机七规则”,提示网络在提供便捷之余存在的诸多风险。这4名“课外老师”通过短剧等轻松诙谐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日本是最早提出“手机禁入校园”的国家之一。早在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就下发通知,原则上禁止公立学校中小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高中生虽然可以带入,但是禁止在校园内使用。2009年,文部科学省补充了“上学距离较远等特殊情况下,可以破例允许”的条款,但原则上仍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入校。

在多年的实践中,有家长呼吁允许子女有条件地携带手机上学。课外活动回家较晚,或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需要及时向家长报平安——出于类似原因,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为子女配备智能手机。尤其是2018年大阪发生地震之后,许多家长表示希望能随时与子女保持直接沟通。

文部科学省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2020年8月,文部科学省向全国各级教育委员会下达通知,有条件地允许将智能手机等可联网通信设备带入校园,并明确了4个基本条件:学生和家长要设定相关使用规则;学校要明确手机管理方法;家长有责任设置防止浏览有害网站的防火墙;家长与学校要向学生教授智能手机正确使用方法,并让他们了解相关危险性。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