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加强合作,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视点)(2)

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也加剧了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恶化。英国《自然》杂志今年1月27日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受冰盖后退、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影响,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在过去1.2万年里一直在上升。研究人员指出,海洋温度升高会使海洋物种向深海和两极大规模迁移,温暖水域中的物种数量将会减少,间接影响到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垃圾尤其是微塑料垃圾污染严重,使得海洋生态系统和物种栖息地不断丧失,引起海洋生物群落结构的失衡。

海洋治理保护成为共识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都积极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海洋治理与保护,通过立法、设立海洋保护区等多种方式努力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屏障。

从国际层面来看,国际社会已初步建立起以海洋环境污染控制、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两大类条约为架构的海洋环境治理体系。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更好地管理海洋资源提供了一个国际性框架。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并就捕捞问题制订了详细的指导方针,为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

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应运而生。目前,“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已进入紧要关头,并将在2021年5月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进行审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COP15将在建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遏制物种灭绝危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各国日益重视海洋保护区的建设,通过在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捕捞、开采或限制商业船只航行等措施,以防止海洋资源过度开发、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划定或建立各类海洋保护区约1.6万个,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9%。其中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以及帕劳、基里巴斯等国建立了一系列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超大型海洋保护区,保护区内完全或部分禁捕。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