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扶贫第一书记肖曙光的带领下,留学生们走进农户家中,详细了解扶贫工作的进展。肖曙光介绍,针对村民居住零散、危房较多的问题,政府拨出扶贫资金帮助村民建新房、改旧房,将偏远地区的农户集中搬迁到安置点,还修建起社区活动中心“幸福院”,让村民们不仅住得好,还能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令罗泽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独居老奶奶。老人原本住在人烟稀少的山腰,因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得以搬出大山,住进了政府免费提供的新楼房。除了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她的家人也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家庭收入大幅增长。罗泽说,老人现在每天晒晒太阳,跟邻居聊聊家常,生活过得很舒适。
深山里的农民,如何增加收入?很多留学生对这一话题颇感兴趣。红旗坪村的答案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必须双管齐下。在红旗坪村,扶贫干部在多次考察后带领村民建大棚种植金银花,建设加工厂生产制作药材、饲料、精油、花茶等产品,一个加工厂就可吸纳约30人就业。经过5年的努力,村人均年收入从3000元增至1.4万元。去年底,全村实现脱贫出列。
罗泽和小伙伴们刚到红旗坪村时,“担心语言不通不好交流”。但是,“笑容是最好的语言”。留学生们与村民们一起参加当地举办的“乡村振兴”杯首届丰收运动会,在“滚南瓜”“扭玉米”“拣土豆”等比赛项目中,大伙儿打成一片,欢声笑语不断。“村民们温暖的拥抱和脸上洋溢的笑容传递出他们的友善和热情,我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罗泽说,篝火晚会上,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和各国留学生一起唱歌跳舞的场景让她难忘。
红旗坪村之行,给罗泽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扶贫课”,“我们对中国的扶贫政策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理解。”罗泽说,“中国的减贫实践值得学习。我现在经常向朋友们讲述中国故事,推荐他们来中国学习,希望可以把中国在扶贫等领域的经验做法带回国。”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