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选手罗珃
来自捷克共和国的28岁小伙骆恒目前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他与汉语的缘分起于对中餐馆招牌的好奇。“我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带我去一家中餐馆。我问餐馆的老板,这些汉字是否是某种图形设计,他自豪地告诉我,那些是汉字。”
参赛选手骆恒
骆恒说:“汉字的创作方式和隐藏在其复杂结构下的哲学激发了我学习汉语的兴趣,我认为这是解密中国文化秘密的关键。”
骆恒和罗珃都相信,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可以变成中国与家乡联系的桥梁,帮助双方相互了解,建立友谊。
语言和而不同世界大同共生
在“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理念下,中华文明已经绵延数千年。在“和合”的主题下,参与本次比赛的选手们深刻感受到了来自中华文化的和谐与魅力。
在疫情期间,参赛选手们一起分享了彼此互帮互助的经历。“当疫情发生时,我感到非常担心。但是我的同学和老师一直在支持我并帮助我,使我感到像在自己家一样。中国人与邻居之间的这种和睦关系,我们都应该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扬。”在河南师范大学攻读IT工程专业的柬埔寨学生科森说道。
参赛选手科森
骆恒在疫情期间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说:“我看到在疫情期间的中国人会相互帮助和支持。一旦出现问题,中国人就会立刻团结起来,共同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我认为全世界都应该这样做。”
“中国人一直希望与其他文化和平共处。新冠疫情是全球性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共同努力抗击病毒。通过合作和相互理解,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喀麦隆博士候选人欧力说。
参赛选手欧力
此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发表致辞称,疫情下的当今世界,各国利益休戚相关,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各国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疫情。希望各国人民以“和”的理念,放弃争议和偏见,以“合”的理念开展合作,共创和平、安宁、繁荣、美丽的世界。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根植于每位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大赛不仅是一个学好汉字、讲好汉语的舞台,更是一个了解中华文化,沟通世界的桥梁。
参赛选手骆恒说:“中国和捷克的文化截然不同,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相互尊重和合作。通过向捷克人民传授中文,将为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