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假酒不断,贫富差距造成的?
据印度国际烈酒和葡萄酒协会数据显示,印度民众平均每年饮用50亿升酒,其中假酒比例高达40%。假酒的主要消费者大多是社会底层穷困群体。这些人即便知道假酒含有危险物质,但依旧对其乐此不疲。
《印度心理与医学》杂志上,有医生讲述,一名33岁印度男子没钱买酒,为满足酒瘾,长期饮用眼镜蛇毒代替。就在众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时,该男子却不以为然,在他生活的村子里,喝蛇毒是普遍现象,“上头”时间可长达一个月。
原因其实很简单。假酒每升售价10卢布(约合人民币9毛钱),口感也与正规酒水相似,因此被称为印度酒鬼的“穷人乐”。
但贫富差距是造成印度假酒不断的唯一原因吗?有钱人就能逃过假酒的陷阱?未必。
2017年,印度警方曾破获一起苏格兰威士忌假酒案,受害消费者是300名在印度当地社会地位极高且收入不菲的程序员、大学生群体。假酒贩通过网络从其他国家购买假酒瓶、贴标和免税店的袋子,然后在本地的非法酿酒厂制作、售卖。
那么,假酒到底为何屡禁不止?印度有媒体称,这或与当地腐败的官僚体系有直接关系。
此次发生在旁遮普邦的假酒事件中,共有6名警察和7名其他官员因未能阻止假酒销售被停职。但在当地,警察、海关官员和走私分子之间是民众默认的“利益共同体”。
印度政府几乎控制了全国整个酿酒业及其产业链。首先,在生产环节上,想要造酒的生产商要获得政府许可;卖酒同样需要向政府申请“售酒执照”。而不论是造酒还是卖酒,想要从政府获得许可,都要花费“大价钱”。
其次,在流通环节上,因为印度政府对酒精类饮料征收重税,因此喝一杯酒,几乎要付20%的税。
生产、供应受限,流通又被税款压着,高酒价就这样诞生了。
再加上,印度有2/3年轻人有酗酒习惯,仅在印度旁遮普邦,每人每年平均就要喝掉10瓶烈酒。这样庞大的市场需求,有限且价格高昂的酒水,政府打击假酒时有意“放水”,假酒贩自然有恃无恐。
3、印度假酒如何“破局”?
8月2日,发生在印度旁遮普邦的假酒案死亡人数升至98人。警方表示,死亡人数在未来几天还有可能升高。有的家庭在家人喝酒去世后很快火化了遗体,还有一些遗体有待做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