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口经过考试后,12月下旬白副官传达上面命令,被录取学员到广西入学。这一天,学员情不自禁的一片欢呼。
我们先乘火车到衡阳,徒步行军到桂州,因桂林新校舍尚在建设中,又徒步行军至柳州。为了保证今后学习平衡,学校又对学员进行了一次甄别,我与另外二百多位同学由于文化水平低,被编入由新招的航空飞行员组成的航机营,请广西大学教授给我们补习文化课,同时进行入伍训练,经过半年的学习,收获很大,为下步分科学习奠定了基础。
当时,学校没有大教室,所有讲课、训练都在操场上。训练是按《步兵操典》,教官很严厉。柳州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对北方学员是种考验。每天的训练、出操,都会使全身的衣服干湿交替,夏季室外温度持续在40度以上,上晒下烤,钢盔烫手不能触摸。烈日酷暑、狂风暴雨下的负重紧急集合,野外行军、宿营,打赤脚穿草鞋,在泥泞中奋进,烈日下暴晒,受伤流血屡见不鲜,如此的军事训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正是如此魔鬼训练下,一帮文弱书生被培养成具有矫健的体魄,坚强的革命毅力,视死如归精神,愿为祖国献出一腔热血的青年士官。
1939年初,桂林李家村黄埔军校建设竣工,我们由柳州徒步行军到桂林新校。军校由黄维中将任主任,周嘉彬任总队长,张权任副总队长,倪文亚任政治部主任。我们十五期六总队下设两个步兵大队。一大队下设1、2、3中队,为汉族学员;二大队为回民学院,下设4、5、6、7中队。我在步兵第六中队,崔灿章、崔鸿章分在第五中队,丁来祥分到通信队到桂州麻江通讯学校学习。
1938年11月,校长蒋中正在张治中将军的陪同下,到军校检阅学员队伍和训话。按照原计划,从十五期开始将不再赠送学员成功成仁佩剑,借此机会,学员代表提出赠送佩剑的请求。最后如愿以偿,获得校长赠送的佩剑,极大地激励了同学们的士气。同学们表示将视死如归,抗战到底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