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纪实: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延续(2)

2015-10-26 13:46:17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同乐村

就是本着这种朴素的想法,余信芝老人不顾年事已高和日常劳作的辛苦,将传承民族文化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天走家串户地向村里的年轻人传授传统纺织技艺。在她的努力下,村里好多人已经学会了织布、刺绣,余信芝老人自豪地说:“现在我(已经学会了织布出师的)徒弟有七个,还有很多徒弟仍在跟我学习,我都是免费教他们的。”

不仅仅是余信芝这样的老人,一些年轻人也主动加入到文化传承的行列中,“80后”余秀芝(傈僳名“龙格咪”)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长相秀美的姑娘虽然不善言辞,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擅长用麦秆、干草等编织傈僳族服饰中的装饰品“阿目数吕”。她的哥哥龙格仔介绍说:“小的时候就跟着妈妈她们学着去做,那时也无聊无事嘛,放猪放羊时就学。(这些基本上)都是装饰品,戴在头上,跳舞的时候用的。刚开始时也不懂这些嘛,就是觉得这些工艺品非常好玩。”

聪明伶俐又爱动手动脑的余秀芝很快就跟老人们学会了麦秆编织,而且水平不断提高,编织的作品很受村里人青睐。她渐渐意识到这种编织品不仅仅好玩,更有一种民族文化蕴含其中。为了让自己民族的手工艺更广为人知,余秀芝不仅主动教村民们编织,还走进附近村寨乡镇的中小学课堂,向孩子们传授技艺。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赴北京参加两会期间,她也会带上自己的作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大家展示傈僳族的民族工艺。

如今,保护和传承傈僳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了同乐村民的自觉,无论是余信芝余秀芝她们的民族服饰制作技艺,还是已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歌舞“阿尺木刮”,在当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在众多被授予“美术艺人”荣誉称号的民间艺人的传承下,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而独具魅力的傈僳族传统文化也在这传承中不断地延续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