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纪实: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延续

2015-10-26 13:46:17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中国人权纪实: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延续

身着民族服装有余信芝正在织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隋艳霞):对于云南迪庆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村民来说,今年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连接村子与镇上的柏油路10月份正式开通了。虽然还是在深山峡谷中穿行,这10公里的山路却使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同乐村与外界的联系畅通了许多。在加强与外界沟通的同时,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保留好这个目前我国境内保护最完好的原生态傈僳族山寨的传统,也成了有识之士的新思考。

“我今年61岁了,我能力有多少就干多少。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会教他们。来我这学也行,我上门去教也可以。”说这话的是同乐村村民余信芝老人,傈僳族姓名“贵散鲁”,她要传授给大家的是傈僳族传统的纺织工艺。

同乐村位于云南高山峡谷中“三江并流”核心腹地的横断山高半山区,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傈僳族的文化发祥地。这里山势险峻,交通不便,与外界的交流相对有限,其习俗也因此保持得最为传统和完整,其中就包括独具特色的傈僳族服饰、歌舞“阿尺木刮”、依山而建的井杆式木楞房等等。但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涌入,这个绵延了上千年的傈傈族村寨发生了不少变化,这让包括余信芝在内的一些老人在欣喜之余也有了一丝忧虑:“现在日子好过了,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怕麻烦,不想再做民族服装了,都愿意去外面买现成的。但我怕这些技艺失传,所以想传授给他们。”

余信芝老人从小就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别人做事情,尤其喜欢学习本民族的纺织和刺绣。通过向妈妈和村里的老人学习以及自己不懈的实践,她织出的布和刺绣品最为大家认可,很多人都喜欢请她为自己织布,而且以此为荣。但随着外部世界的精彩呈现,费工费时的手工织布和刺绣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为了不让本民族的传统工艺失传,余信芝主动向村里的年轻人传授纺织刺绣技艺。说起这其中的缘由,余信芝老人说:“像年轻人一样,我也喜欢现在的新东西,那些外面卖的衣服方便也好看。但我们傈僳族手工织布刺绣等工艺是一种文化,必须要将这种民族文化传承给徒弟们,传承给年轻人。”

中国人权纪实: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延续

同乐村

就是本着这种朴素的想法,余信芝老人不顾年事已高和日常劳作的辛苦,将传承民族文化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天走家串户地向村里的年轻人传授传统纺织技艺。在她的努力下,村里好多人已经学会了织布、刺绣,余信芝老人自豪地说:“现在我(已经学会了织布出师的)徒弟有七个,还有很多徒弟仍在跟我学习,我都是免费教他们的。”

不仅仅是余信芝这样的老人,一些年轻人也主动加入到文化传承的行列中,“80后”余秀芝(傈僳名“龙格咪”)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长相秀美的姑娘虽然不善言辞,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擅长用麦秆、干草等编织傈僳族服饰中的装饰品“阿目数吕”。她的哥哥龙格仔介绍说:“小的时候就跟着妈妈她们学着去做,那时也无聊无事嘛,放猪放羊时就学。(这些基本上)都是装饰品,戴在头上,跳舞的时候用的。刚开始时也不懂这些嘛,就是觉得这些工艺品非常好玩。”

聪明伶俐又爱动手动脑的余秀芝很快就跟老人们学会了麦秆编织,而且水平不断提高,编织的作品很受村里人青睐。她渐渐意识到这种编织品不仅仅好玩,更有一种民族文化蕴含其中。为了让自己民族的手工艺更广为人知,余秀芝不仅主动教村民们编织,还走进附近村寨乡镇的中小学课堂,向孩子们传授技艺。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赴北京参加两会期间,她也会带上自己的作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大家展示傈僳族的民族工艺。

如今,保护和传承傈僳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了同乐村民的自觉,无论是余信芝余秀芝她们的民族服饰制作技艺,还是已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歌舞“阿尺木刮”,在当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在众多被授予“美术艺人”荣誉称号的民间艺人的传承下,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而独具魅力的傈僳族传统文化也在这传承中不断地延续着……

中国人权纪实: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延续

依山而建的同乐村寨

(原标题:中国人权纪实: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延续)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