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中国梦365个故事 > 正文

为了信仰 致敬坚韧笃行的医者

2018-08-20 11:29:24    央视网  参与评论()人

央视网消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生,在面对生死时,永远不分地点、不论时间、不看对象。人们看到的,永远是他们急匆匆的脚步,忙碌的身影和冷静的叮嘱。但人们所看不到的是他们为了患者的健康,而不肯一丝懈怠的决心。在首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医生群体,感知医者仁心。

张金哲:行医70载对患儿始终满怀爱与慈恩

为了信仰 致敬坚韧笃行的医者

张金哲25岁成为医生,32岁参与北京儿童医院筹建,成为新中国小儿外科重要创始人。2000年,他获得国际小儿外科最高成就奖——英国皇家学会丹尼斯·布朗金章,至今亚洲获此殊荣的仅为三人,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

已是耄耋之年的张金哲院士,行医70年始终保持一个习惯:只要病人就诊,他都会起身迎送。这种尊重,或许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

张金哲的胃部被大部分切除,肺部有两块阴影,心脏也装上了起搏器。用同事的话说,他如今完全靠“机械”生活。即便如此,他依旧每周两天查房,两次出诊,无数次行走,无数次起身迎送病人……

“医生和病人共同跟疾病作斗争,医患是朋友的关系,而且是交命的朋友。”稍作停顿,张金哲表情十分严肃地说:“你想啊,孩子的命都交给你了”。

70载行医,张金哲始终对患儿满怀爱与慈恩。翘首百年,张金哲院士有个最大的期盼:在医生的不懈努力下,让人类永远告别癌症!

李济仁:国医大师不宥门规传后学

为了信仰 致敬坚韧笃行的医者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已退休19年的国医大师李济仁,至今仍坚持每周四坐诊。按照往常惯例,早晨6点起床,晨练、看报、吃饭……然后徒步十分钟去安徽芜湖弋矶山医院出诊。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在传统医学界,包括“张一帖”在内的众多新安医学世家,每一支每一脉或多或少都存有祖传下来的独门绝技,或叫看家本领。看家本领一般来讲是秘不外传的,这是古代保护“知识产权”的一种方式。

但为了中医药事业的明天,李济仁以宽广的胸怀、高瞻远瞩的视野,不宥家族师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无私传授自己的心术。“我们的技术再高明也还是要为人民服务,让更多的人学会看病不是更好吗?”

作为当代中医药教学的开创人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传人,李济仁悬壶近70载,以济人济世之情怀,亲身传播中医国粹的精华与智慧,广施仁爱,惠及四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国现代中医的振兴之路。

庄仕华:小小手术台架起民族团结友爱连心桥

为了信仰 致敬坚韧笃行的医者

84岁的达汗老人和女儿花了半年多时间,用39000粒绿豆大小的彩珠,给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庄仕华绣了一面“三十九载鱼水情,心系牧民一家人”的锦旗。这是医院肝胆外科的走廊墙上,一万多面锦旗中的一个。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