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陈奇不忘通过家信安慰父母——“革命的道路可以断然走通”“一旦革命成功,双亲和村邻群众,定是永世幸福的”。
陈奇十分重视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和健全党团组织,加强党的领导。在每个连队成立士兵委员会,发扬军内民主。为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连队每个班设识字班长,每天负责教战士识字,读红军小报。军部还组成一个特务连,除担负作战任务外,在部队行军、宿营中负责检查执行纪律情况。
1931年1月起,陈奇任红4军第10师政治委员、第13师政治委员、第12师34团团长、第10师师长。期间,他坚决抵制张国焘的左倾错误,不计较职位高低,英勇驰骋沙场,率部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二、第三次反“围剿”。
1932年3月陈奇以身殉职,时年28岁。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桂东县史志办主任李晓江说:“陈奇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传播真理,在革命战争中他不忘初心,至死不渝。牺牲时仅28岁,可以说是少年英烈,碧血成歌,特别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对照学习。”
走进陈奇出生地桂东县沤江镇光明村,满目苍翠,所见绿植几乎都是村民们的“摇钱树”。据悉,光明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创办专业合作社和经济联合体,发展花卉苗木、楠竹、小水果等产业,基本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