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近日发布《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专题报告,认为中国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多方面形成了成功经验,为全球其他经济体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借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时,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再次受到高度关注,凸显优化营商环境对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的重大意义。
营商环境是一国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表现。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我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场“攻坚战”。通过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持续大幅提升,在2019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位列第31位,我国连续两年被世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
正如世行专题报告总结所说,中国近年来实行“放管服”改革,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在建立改革协调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国际国内改革经验双向交流等方面形成了成功经验。
应该说,这些成功经验是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从顶层设计到政策实施,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开放的集中体现。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巨大,各国纷纷出台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大力对企业实施救助。优化营商环境则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经济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形势下,大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在实施一系列力度空前的宏观政策的同时,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紧抓不懈,并将其作为当前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吸引外商外资的重要抓手。比如,出台实施财政、社保、金融等规模性纾困政策助力市场主体,预计今年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部署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增添活力等。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需要强调的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下一步,要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特别是要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好外商投资法,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广大市场主体将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直播带货”“微商电商”“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存监管难点?北京市将对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包容审慎的“沙箱监管”措施,设置一定的“观察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或处置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从“想方设法”到“地方立法”——《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新华社记者任峰4月28日,《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