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李希霍芬第一次到中国进行系统考察,据说为了使自己的名字更接地气,他把护照上的中文姓氏特地改成了“李”,似乎要打算跟李鸿章“攀上亲戚”。
李希霍芬在中国先后进行了七次地理和地质考察研究,并依靠在华的考察成果,于1872年返回德国后博得盛名,受聘担任过柏林大学、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教授,后来还出任柏林大学校长,并连任柏林地理学会主席以及国际地理学会主席。
在历时35年时间里,李希霍芬和他的学生蒂森整理出版了名为《中国:亲身旅行之成果和据此所作的研究》的五卷本巨著。其中,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德文词汇:DieSeidenstrasse。
世界史的研究有一批关键词,只有联系世界整体的一个关键词的出现,人类文明史才变得更有规律可循。这个关键词汇被李希霍芬找到了,就是“丝绸之路”。
但在当时,这个关键词是一个单数。
而后,人们将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丝绸之路之所以是世界文明史的关键词,就在于这是人类诸文明展示其魅力的共同舞台,也是诸文明获取资源和文化交流的共有路径。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在争夺丝绸之路的硝烟散去之后,就会恢复文明接力传递、平等交往、交流互鉴、利益共享的常态,这就是文明语境中的“诗意地栖居”,于是便有了“丝路文明”的概念。
今天的“一带一路”恰恰就是丝路文明的回归,意味着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再次呈现,文明间的关系重新平等;也意味着人们更多地思考古老文明的现代意义,用传统的智慧去回应现代问题,如:国家与民族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自由与约束的关系,等等。
海上丝路的辉煌:全球化的大主题通往美洲大陆
“海上丝绸之路”是由日本学者三杉隆敏在其1967年出版的《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中首次提出的,这个概念后来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史学界一度认为,奥斯曼土耳其人1453年占领君士坦丁堡,阻断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交通,因而西方人是通过海上向东方进发,开辟和兴盛了海上丝路的。
但是,考古证据显示,海上丝路在中国汉代就有相当的规模。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希腊风格银器皿,以及南粤国宫殿遗迹发掘出来的石制希腊式梁柱,证实了秦末汉初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诞生。岭南地区向西方输出丝绸以换取各种物资,并且有希腊工匠来到中国参与了南粤王宫殿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