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15日电 题:沪郊廊下:推动“没有围墙”的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李荣
新近到沪郊最是“农味十足”的金山廊下镇,说起乡村振兴,听到最多的是“没有围墙”4个字:当地的郊野公园,没有围墙;农场就在公园里,没有围墙;农场与农家乐之间“农农结对”,没有围墙;民宿的“民”字,既是村民又是市民游客,“没有围墙”。
这“没有围墙”4个字,形象地概括了沪郊推进都市型乡村振兴的一种特色,那就是融合式发展。上海市农委有关人士解释道,沪郊乡村振兴中的融合,有两层意思:一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字号”从农产品生产一直不断地向乡村休闲文化旅游这样的服务型产业层次延伸,在产业链上“从头走到尾”;二是城乡融合发展,在缩小城乡差别中保持城乡活力、风貌与生活方式和节奏上的区别,“城乡一体化”而非“城乡一样化”。
近年来,上海在郊区布局建设一批大型郊野公园,既“成规模、成系统”地保留保护沪郊的“乡脉、农脉”,又入深、入细、入里地清理和还原乡村的“乡风、乡貌”。金山廊下郊野公园是最先“开园”的一处。但廊下镇党委委员俞惠锋笑着说:“说是‘开园’,其实郊野公园根本没有围墙,公园规划覆盖了半个镇,而且与整个镇打通。”
不搞“盆景式”乡村振兴是沪郊一个十分突出的理念和指导思想。乡村最根本的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由此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和乡愁情怀。廊下郊野公园最主要的“景点”就是一处处特色鲜明、出产丰富、市场品牌上佳的农场。其中有沪郊最大的草莓基地,尽可能广泛地汇集各地优质品种,使用专门的有机肥和生物防虫法,出产的“金山草莓”已在上海市场颇有品牌影响力;还有番茄工厂化生产基地,产量是一般薄膜大棚种植的5倍以上,产品口感也过硬。目前在廊下郊野公园21.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有20多家这类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