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大脑”只是北京打造首善意识、首善标准的一段“皇城根儿”缩影,政务信息共享开放则是这一智慧建设大场景中的全局之作。作为北京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入口,它将实现政府等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服务协同。
卷子答得好不好,要用数字说话。数据显示,西长安街街道汇聚市区平台,结合网格事件、民情民需,汇同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开展分析研判,使各类服务事项平均提供证明减少30.57%,平均填写数据项减少至46.53%,平均受理时间缩减34.05%。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步入新时代,“数据大脑”不仅是展示古都文化魅力、大国首都形象的支点,更是北京以其为支点,推进服务社会治理、助推首善标准的重要窗口。
胡同停车、幼儿入学服务用上大数据
一则关于停车的故事,一直为当地居民所称道。
年初,西单北社区80后小王添了新车,才高兴几天却又犯了愁。原来,是停车难闹的。
西长安街根据平台热力图统计发现,西单北社区居民停车异常困难。随即,街道在社区附近找了一片空地,通过商业化手段引入一家公司,建设了能停100多辆车的停车场,以团购的形式对社区居民五折优惠,每月只需要300元。
新车有了“新家”,小王也笑开了花。
西城区有1000多条背街小巷、连片平房区、老旧小区,这些地方一没物业,二没地下停车场,“数据大脑”建成后,为了“管物”,将辖区内所有建筑包括平房都按照实景进行了数据录入;为了“管人”,按照以房管人的理念,建立了辖区实有人口管理库。有了这些详实的大数据作为依据,街道管理和服务的精准度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街道已在东斜街、光明胡同、织女桥东河沿等胡同内施划停车位14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