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开的世界政党大会期间,一位境外政党领导人十分感叹,感叹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在任职五年中,就形成系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种感叹,也涉及到为什么五年就能形成一个思想体系,涉及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能够诞生?
事实上,我们看待一个思想体系的产生,不能孤立地看,要联系地看;不能片面地看,要全面地看。一个思想体系的形成,绝非偶然,总是要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如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非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担任政党或国家领导人,而是因为他们二人积极投身于政治斗争、工人运动和科学研究,从而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也如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并非是诞生于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上,而是从大革命时期就开始萌生。虽然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只有五年时间,但如果我们联系起来看、全面地看,就会明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能够诞生了。
第一,凭籍其丰富的阅历。有道是:阅历就是财富。习近平同志有着下乡知青、从军行伍的经历,担任过最基层的农村支部书记,在县里、地区、省市都任过职,一直到中央。如此丰富的阅历,累积了极为厚实的从政经验。在河北正定县任县委书记期间,他走遍全县200多个自然村,扛起了治理当时有名的“高产穷县”的重担。治穷,他从抓多种经济发展、富民入手;治懒,从抓干部作风入手;治愚,从抓教育、抓人才入手。他要求大家围绕“看、用、养、招”四个字来做文章,说道:看待人才贵乎正,使用人才贵乎当,培养人才贵乎周,招聘人才贵乎广。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当时的正定县引来了大量人才,“高产穷县”的状况很快发生了改变。“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丰富的阅历,特别是“郡县治”的经历,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发展、丰富。我们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早在宁德工作期间就已萌生;而在浙江工作六年,从《之江新语》中能够看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怎样为人、怎样为政、怎样为官,“心无百姓莫为‘官’”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等等,都已萌生。而这些,为其到中央工作、为其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哈萨克斯坦共产人民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阿依肯·科努罗夫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的从政经历都是从基层开始,他们熟悉群众,了解人民疾苦,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是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国家执政党的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