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志平,29岁,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雄村村委会主任。2014年,他在村里成立了家禽养殖合作社,带领贫困户发展土鸡养殖产业。目前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大(8月14日摄)。
广西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大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石漠化大石山区,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自我发展能力弱,是脱贫工作难啃的“硬骨头”。为斩断“穷根”,广西通过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举措,全力攻坚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大山深处脱贫攻坚最前线,5000名贫困村“第一书记”、3万多名驻村工作队员、46.9万名帮扶干部带领困难群众修路引水、改造危房、发展教育、推动产业,用艰苦奋斗谱写着脱贫的壮歌。
据统计,2016年广西有111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943个贫困村、4个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010年的1012万减少到目前的363.8万。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乡木里村,46岁的吴锋和妻子吴格迷在搬迁点的新房里(11月30日摄)。吴锋一家依靠黑糯米种植和家禽养殖,2016年已脱贫。如今又刚搬进移民安置点的新房,两个儿子今年又分别考上吉林大学和广西科技大学。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小学校长罗锋和学生在一起(7月16日摄)。近年来,广西投入巨资推进的“改薄工程”惠泽八好小学,学生宿舍、食堂、水柜、澡堂、图书室等相继建成,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年乡吉格村苗族妇女袁世兰(左)、韦培税在展示苗绣(6月15日摄)。吉格村将苗绣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脱贫产业来经营,目前村里的苗绣制作已经由原来的手工制作发展为工厂机器织造。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40岁的蓝秀英(左二)和母亲蒙美连在雨中看护山羊(5月17日)。在大山里,养羊是除了外出务工外村民脱贫的重要产业。这几年,蓝秀英和丈夫在家务农、养羊,承接建房工程,已经顺利脱贫。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哈宝屯,12岁的蒙文超(左)和小伙伴们躺在楼顶。几年前,蒙文超住在不通公路的深山,每天上学需要攀爬悬崖。2015年,他家搬到公路边,建起了一栋3层小楼,告别了以前危旧的木瓦房(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22岁的赖秀仙是广西融安县大良镇潭头乡西岸村人,家庭生活困难。2016年,得益于当地政府为贫困户安排就业的帮扶政策,她进入广西融安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做一名技术员,目前月工资3000元左右(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江潭村,67岁的贫困户戴邦林在养鸭场里(10月29日摄)。当地以“公司+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引导江潭村成立养鸭合作社,戴邦林就是这个合作社的一员,预计一年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在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蛇场乡新寨村,31岁的“第一书记”罗佐成(中)和群众在一起(3月14日摄)。隆林县蛇场乡新寨村地处高海拔的石漠化山区,全村严重缺水缺土,村民饮水靠水柜或者屋顶蓄水,收入主要靠石头缝里刨玉米。2015年10月,罗佐成来到村里任“第一书记”,他以“飞地经济”发展扶贫产业的模式,在距村90公里外的扁牙村租了一块土地建养猪场,成立了新寨村种养合作社。目前养猪场有猪300多头,村里全部60户贫困户以每户5万元小额扶贫资金入社,每户增收近万元。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今年46岁的田锦洋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保上村的一名党员,是村里有名的“经济能人”。七百弄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因大石山区修路成本极高,群众筹措的资金有限,工程队不愿意亏本修路,田锦洋和爱人一起为村民修建通屯公路(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71岁的蒙桂华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合村弄石屯屯长,见证瑶山半个多世纪变迁。七百弄被称为“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地区”,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瑶族同胞们向山旮旯要粮食,向天要水。蒙桂华说,近年来,党委政府扶贫工作力度很大,瑶族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寿局村,大学生志愿者黎海媚和5岁的留守女童韦严芳在交流(7月13日摄)。黎海媚是广西科技大学学生,今年暑假是她第二次到贫困村支教。留守儿童和志愿者们朝夕相处后,性格变得开朗了,知识和技能都得到了提高。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这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中心校红瑶女童班的女童(11月29日摄)。红瑶是瑶族的一支,传统中有“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的观念,适龄女童一度入学率极低。1988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在白云乡创办了红瑶女童班,女童班实行寄宿制,并免交一切费用,有效提高了红瑶女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等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当地红瑶女童已经能够充分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白云乡中心校红瑶女童班从以资助贫困儿童就学为主,逐渐转变为开展以民族特色传统文化教育、帮扶困难家庭学生为主。女童班的学生也不再全部是红瑶女童。现在,女童班的50名学生中,有苗、瑶、侗、壮等民族的女童。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41岁的蒙桂荣在修建自家水柜(9月2日摄)。最近几年,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大山里的人们陆陆续续推倒木瓦房,开始建楼房。蒙桂荣也结束了在外打工的日子,返乡帮村里人建房,收入比在外打工还要高。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这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小学的孩子们(2016年6月1日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小学地处山区深处,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交通极为不便。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开展,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不断得到改善,远程教学让孩子们在山坳里就能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图为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丰防村的“第一书记”潘聪聪(3月13日摄)。潘聪聪是个“90后”阳光女孩,2015年10月,刚刚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几个月的她,从自治区纪委到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丰防村任“第一书记”。为发展扶贫产业,她绞尽脑汁,最终帮村里建了22个鸡舍,养了10万只鸡,还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一些贫困户看到其他人养鸡赚了钱,陆陆续续加入了合作社。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梅村40岁的陈妹琼在稻田里展示禾花鱼(9月22日摄)。最近两年,当地政府发展稻田禾花鱼养殖,增加农民收入。再加上雨梅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降低,长期在家务农的陈妹琼一家于2016年脱贫。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摄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高岜村苗族女村医杨思(9月21日摄)。杨思从事村医工作16年,以前村里交通不便,卫生室条件也不好,她经常要翻山越岭去给群众看病,工作很辛苦。如今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村里修了很多路,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卫生室的条件大为改观,村医的工作也轻松了不少。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摄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平流村17岁的侗族少女莫优涯,今年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学(8月16日摄)。莫优涯的父母含辛茹苦,将家庭所有收入都放在四个孩子的教育上。孩子们学习也很努力,成绩优异,各种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墙壁,莫优涯和姐姐都考上大学。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摄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合村,10岁的蒙玉强(左)和11岁的堂哥蒙玉涛在七百弄的最高峰上(7月25日摄)。他们都希望能用知识走出大山。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摄
49岁的龙革雄和妻子罗桂枝(8月1日摄)。龙革雄所在的广西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是一个空巢村,也是贫困村。龙革雄外出务工20多年,依旧无法摆脱贫困,而故乡的老村也日渐衰败。2013年,他和几个堂兄弟返回家乡发展水果种植和观光旅游。刚开始的几年,新种的果树长势不好,再加上冰雹、洪水等灾害,农作物基本没有收成,龙革雄艰难维持着家人的日常生活。龙革雄说,这5年,大伙都是咬牙坚持、熬过来的,“不论如何,我们几个人不忘初心,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妻子罗桂枝也在身后,给龙革雄默默的支持。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库区移民的网箱养殖户(11月21日摄)。20世纪90年代,天生桥水电站高坝蓄水后,库区移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发展水上养殖产业,逐渐脱贫致富。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腾村31岁的蓝伟忠在修建新房(7月26日摄)。蓝伟忠以前住在未通路的深山,现在的新房修建在公路边。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古竹村,“第一书记”吴传武(前)和村民在一起(7月12日摄)。吴传武来自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担任古竹村“第一书记”的两年时间里,他带领群众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搬迁、发展产业等各项工作。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54岁的张有德是广西融安县长安镇的五保户,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他在一家企业做保洁员,月收入2000元(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