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才急需,但哈工大培养学生始终坚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哈工大原党委书记吴林说,当时的哈尔滨电机厂、鞍钢、一汽等等,各大工厂都活跃着哈工大毕业生的身影。他们进办公室能画图设计,下车间能抄起家伙干活儿,哈工大因此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敢为人先开创中国多个“第一”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哈工大几乎是白手起家。“八百壮士”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在摸索中起步。短短十余年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教学体系基本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杜善义,1980年到海外做访问学者。他头一次了解到复合材料这个领域,为了多学知识,别人一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周就看完了。很快,他创新性提出将力学和新材料研究交叉融合的发展理念,这一新思路获得了国际国内一致好评。
两年后,杜善义回到哈工大。他说:“国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把我派出去,我就要为国家建设出力,建立自己的团队,培养一批复合材料人才。”
这是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的教学笔记(2015年5月14日摄)。新华社发(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
当时,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正面临材料更新换代难题。杜善义提出,要想提升性能必须使用复合材料。于是他投身于复合材料事业,并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航天学院首任院长。
哈工大航天学院参与了“试验卫星一号”“试验卫星三号”“空间激光通信”“载人航天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在航天上,每减轻1克重量,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新材料的出现将带来一场新变革。”杜善义说。
我国首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首颗由高校自主研制的小卫星,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在国内率先开展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研究,研制成功的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国际首次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首次揭示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结构……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哈工大亮出了一份靓丽的科研成绩单。
薪火相传新时代书写新华章
在祖国建设最困难的时候,哈工大“八百壮士”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挺起了民族脊梁。他们不仅开创了一个时代的辉煌,更诠释了一代代知识分子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共同追求。“哈工大‘八百壮士’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奋斗、敬业实干、团结奋进精神,流淌在一代代后来人的血脉中。”哈工大原校长杨士勤说。
40岁的黄志伟曾多次拒绝国外多所知名大学邀请,于7年前来到哈工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结构分子生物学与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研究室。在3年时间内,他带领团队连续破解3个世界生命科学难题,让中国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哈工大地处偏僻地区,有时是种优势,适合安安静静、踏踏实实搞自己的研究。”黄志伟说。
哈工大是创新的圣地,也是创业的沃土。刚刚毕业留校的“90后”博士万龙迎来了在哈工大的第10个年头。大二那年,他进入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丰富的专业积淀和实操训练,让他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硕士毕业后便成立了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池底盘、半导体靶材、5G基站散热箱体……都成了万龙的焊接技术“新战场”。“用我们的科研成果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老先生们教导我的,也是我创业的初衷。”万龙说。
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翻译的教材(2015年5月14日摄)。新华社发(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
在哈工大,像万龙一样扎根边疆的新一代“八百壮士”还有很多。他们努力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先后成立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工大焊接产业集团、哈工大激光通信有限公司等多个高新技术企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说,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不但没有过时,反而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明年哈工大将迎来建校百年。一代又一代“八百壮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将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多强劲新动力,书写更多时代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