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治理中实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也赢得民营资本参与到垃圾资源化的进程中---2005年末,一个以垃圾为原料利用先进生物技术和设备其规模在全国位于第一的堆肥厂在昌平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内动工。这足以说明:垃圾资源化深得民心!
2007年我已迈入古稀之年,因体力的关系我告别了进驻工地建设工作,但我依旧迷恋于环保事业的推进;随着对习主席的碧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深入学习、贯彻,京城的环境治理加快了步伐。我多次参加垃圾处理和环保评价的考察调研工作:也带领热爱环保事业的国内外年轻朋友去垃圾填埋场参观考察;我也在家门口撸起袖子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际工作和宣传中----我依据多年我对垃圾处理的认识,我认为应用经济杠杆来更加有效的控制垃圾增量的趋势。既要在垃圾源头有效的减量,也应尽量使垃圾处理后减少垃圾残渣的产出如采取垃圾焚烧发电等等促进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咱北京的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就是成功的范例。鉴于此,在2015年在‘十三五’前夕我写出《垃圾“山”景再美也不如没有好》的建言,获得了《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公众建言证书》的鼓励。
如今,我已八十有二,我见证了自改革开放40年来,京城垃圾实施资源化的全过程。我骄傲的说:我老汉也是其中的实践者!我幸运的赶上了习近平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深信咱们首都的环境会愈来愈美,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排头兵!深信,我的晚年是美美的!(作者:崔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