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所见证的茶棚村
早就听说,在顺义区木林镇茶棚村南,有片油菜花海,十分奈看。还是在去年,我有个外甥,曾带领全家到油菜花海观赏了一回,随后,就发给我他们在花海中的留影,从此才得知,茶棚村南有片油菜花海的景观。当我也想去观赏一番,但花期已过,只好明年。
今年终于来了,花期正当时,我一定领略它的芳容。尤其,我还要了却我的心结,如今,土地不是承包在各户了吗,怎么那村又集体经营了呢?说起茶棚,我最有话语权,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有幸在那村任过教,当了一名小学教师,有二三年的大好时光在那里度过的。在那个年代,社员和学校关系可好了,当老师的也尽职尽责,哪家有个红白喜事,都找老师帮忙,写喜字,抒挽联,几乎家家都走遍。其时,我最早知道这个村,还是我小时,那时,我村三天两头是大集,我家曾从集市买了一头小猪崽,父亲说,是茶棚村一个卖主,人很实在,说那村人吃水很困难,村里打不出井来,人要到山里用畜驮水。从此,在我记忆中,有了这个村的概念,似乎感到多么遥远,没料想,时过多年后,我有幸来到茶棚任教。那时,村里生活用水已得到缓解,一条用陶泥管连接起来的管道,把峪子沟里的泉水引进村里建的几眼井里。但到冬天,一到大冷,管道冻坏,水还是下不来,人还得到沟里挑水,我就有亲身的经历,为了保证学校生活用水,大冬天的每天早上要往返好几里,从沟里去挑两趟水。而田地仍是靠天吃饭。直到上世纪初八十年代初,村里打了一两眼机井,各户安上了自来水,村里才告别人挑畜驮水的历史。大田也变成了水浇地,这是茶棚村最大变化。
为了了却我的心结,来到了茶棚村党支部书记李艳秋家里,因一次事故,不幸把左腿摔折,正在家里养伤。她拖着病体,滔滔不绝讲起他们村的故事。
艳秋告诉我,她是2002年走马上任的,当时,那村还是个穷村乱村,上访者不断。人均生活年收入才1000元。她上任后,采取一些措施。在这之前,村里账目一直没有公开过,是村里上访的的焦点,她首先清理了多年的账目,成立了理财小组,定期监督财务收支情况,村里账目每月公布一次,凡是村里花的每笔钱,都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财务透明了,村民的疑虑也没了。
村里虽然通了自来水,由于管道安装不合理,有几十户人家用水很困难,当时,村集体没有钱,她就把村里仅有的一辆桑塔纳轿车卖掉了,她把钱改造了自来水管道,解决了那几十家村民喝水的困难。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她又多方筹集资金,在区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于2003年建了文化大院。从此,村民过上了消闲的娱乐生活。
但多年来,由于分田到户,自己单打独斗,还是没有走出贫困的围城,总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路。机缘来了,国家要开发属于他们村辖区范围内的浅山,修建浅山步道。就借着国家修建健身步道的春风,每年一届的舞彩浅山旅游登山文化节的的机缘,村里和北京市浅山服务有限公司协作,把各户土地集中起来,完整地租给了服务公司,每年前期油菜花海,后期是向日葵的海洋。村民年终,不仅得到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平时,他们可以腾出身来从事第二职业,或打工,或经商,尤其健身步道的修成,还解决了相当一部份村民再就业的问题,或巡山,或护林,都有事可做,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如今,村民年均收入已达一万多元,可以说,村民生活水平上了一大台阶,无非,给全村280户村民搭上了一条幸福直通车。
当我慢步茶棚村的街道上,几乎家家翻建了新房,和我当年在这村任教时,村的容貌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柏油路面也通道了家家门口。村里显得温馨和洁净。
我来到浅山景区门口,碰到了全村十几户,种植苹果的果农,他们脸上充满了喜悦。差不多每年每亩的土地上,总会挂果有一万斤以上。尤其有一户,培育了一种带有福字、寿字、双喜字的表情品种,深受顾客的青睐。这时,来了一辆公交车,停在景区门口,从车上下来几个游人,向景区内走去。原来,村里和区公交骏马公司早就协商好,把36路车队基地引进村里,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在我回来的路上,正巧路过那片油菜花地,当我置身于花海之中,向远处眺望,那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令人惊艳,微风吹来,清香扑鼻,那远处山峦的逶迤山影,墨黛与金黄交相辉映,显示出大自然的灿烂诗意。我望着渐渐隐去绿树掩映的茶棚村,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徐希敏,男,汉族,1959年8月至1962年7月分别在东沿头、茶棚小学任小学教师。1997年10月至今,在家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