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999年,兰念瑛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奔波,开拓苗木市场。2000年,兰念瑛的远见和果断得到了丰厚回报。这一年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落地,大批订单纷至沓来,兰念瑛手中的果木苗、造林苗成了“香饽饽”,身价倍涨。“我不停送货,忙不过来,最长有一次连续28天都在车上睡。”回忆往昔,兰念瑛淡然一笑,“2001年,我拎回200万元现金。那年分钱最多的村民拿到了十几万元,最少的也有几万元。”
在兰念瑛的带动下,新月村苗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最顶峰时,村里成立了3家苗木专业合作社,村办、户办、联户办种苗场有21家,苗木基地面积达1000多亩。有杜英、丹桂、含笑等50多个品种,远销福建、广东、上海等10多个省市,年产值突破400万元。新月村家家户户告别旧土屋住进了小洋楼,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随着绿化苗木市场的逐渐饱和,帮助村民致富增收需要寻找新出路。兰念瑛自信地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准备将苗木品种扩大,尝试向造型树等高端苗木转型,扩大市场。”
乡村旅游叩开幸福之门
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给了兰念瑛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信心和动力。借着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兰念瑛深入挖掘畲族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村寨。她邀请民俗专家对畲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完善畲族歌舞、服饰、饮食、武术、宗教等文化内容,建设村畲族特色文化馆。在她的努力推动下,新月村新建了特色村寨门楼,改造了民房屋面,画上畲族“三公主求雨”“蓝灵公赴徽州治病”等具有畲族文化特色的民间传说图案。游客进村后,一路都能看到青瓦白墙的房屋、工艺精湛的雕窗和独具风情的彩绘。
不仅如此,环村旅游公路、旅游步道、山哈广场,都充分展现了畲族特色鲜明的图腾、祭祀和农耕历史文化。同时,她成立了畲族民俗风情表演队、武术表演队,打造畲族民俗风情游,让村民在务农之余端上旅游饭碗。低保边缘户钟东林便是其中一员,“我现在参加民俗表演,一天就有150元的收入呢!”钟东林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