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秀丽的筼筜湖。本网记者钟义见/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钟义见)“一湖银水映碧空,两岸花草更香浓。万木葱茏栖白鹭,时而飞鸣天宇中。”这是记者随中央媒体采访团在厦门筼筜湖调研采访时看到的真实景象。
为生态治理构建科学完善法治体系
然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这里一度污染严重,鱼虾绝迹。
1984年,厦门市编制了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的战略规划《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筼筜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1988年3月,厦门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此后,厦门市各级政府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湖长(河长)制。从1984年至2016年共开展四期综合整治,从实现“湖水基本不臭”,到“截流新增污水,保证防汛排洪安全”、“清淤整治,截流新增污水,改善筼筜湖生态环境”,再到2016年实现“晴天污水不入湖”的目标。2018年3月,厦门市实行双总河长制,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市级总河长,强化“治水”工作党政同责,同年9月,提升为全市唯一市级湖泊,由分管副市长任湖长,逐步形成党政齐抓、部门协同、市区共管的保护机制。1988年以来,厦门市人大先后修订颁布多部法规。2020年5月1日修编的《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正式施行。同时,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湖区治理机构建设,先后成立市筼筜湖管理处、筼筜湖城监中队、市筼筜湖管理中心(2019年更名为“筼筜湖保护中心”),为湖区的生态治理构建了科学完善的法治体系和保障体系。
依托制度治理是筼筜湖生态治理的有效法宝,更加彰显厦门市委市政府为生态文明建设敢于创新体制机制的使命担当精神。
筼筜湖畔的筼筜书院。本网记者钟义见/摄
共商共建共治推动筼筜湖全民治理
根据1983年“综合治理筼筜湖”会议纪要中明确要求,各方对筼筜湖的治理工作献计献策,体现共商、共建、共治筼筜湖理念。厦门市委市政府积极发动市直机关、科研机构和媒体,组织专家、干部、群众等建言献策,推动多方共治。湖区保护机构多年来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环保治理企业合作,开展湖区水体良性运行模式等科研,探索湖区水环境生态修复的创新治理。同时发动沿湖居民积极参与湖区志愿治理,倡导“同爱一片湖,共建一个家”的治湖理念,打造湖区公园的“市民园长”管理模式,实现共治、共管、共享。2017年国家公园协会将湖区创新管理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2020年4月启动“市民湖长”海选,进一步推动筼筜湖水环境的全民治理。
共商共建共治作为筼筜湖生态治理成功经验,充分体现厦门从管理到保护,不仅仅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更是理念的转变。透过筼筜湖生态治理,厦门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得到切实体现。
通过30多年生态治理,如今的筼筜湖水质显著改善,水体复氧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多种珍稀保护生物在湖区频繁出现。截至目前,湖区共发现69种的游泳生物,浮游植物5门48种,底栖藻类3门41种,还有粗皮鲀、中华鲎等珍稀保护动物。并且,筼筜湖还累计发现9目30科71种的鸟类在此栖息繁衍。2019年,筼筜湖综合治理工作经验被中央环保督察组表扬,被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将其列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第三批改革成果复制推广案例并向全省推广。2020年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成为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范例”之美誉。并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东亚海域污染防治和管理”示范工程。
湖区优美的环境已成为厦门一张亮丽的明信片和最美“城市会客厅”,吸引市民游客在此休闲,期间龙舟赛、世界高力F1摩托艇、两岸高校赛艇比赛等在此举办。筼筜湖综合治理直接有力推进流域产业和城市转型,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极大改善。首期综合整治后,新建或改善用地约70万平方米,随着环境持续改善,湖区周边土地价值显著提升,为优质企业总部落户,高端现代服务业聚集创造有利条件,逐渐发展成厦门市标志性的行政、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
制度创新是经济特区敢闯敢试的鲜明特征。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何建华研究员认为,与深圳一样,厦门在兴办经济特区之初,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生态环境等处于工业化初期,在经济社会民生治理等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复制。伴随着经济特区建设的推进,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层出不穷,需要以大无畏的制度创新破局难题。正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经济特区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