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当前经济特区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先行先试、开拓者和敢闯敢试敢干、敢为人先的特殊作用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
8月3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总结座谈会上作主旨演讲。(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王健生摄)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王健生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进展,其中,经济特区发挥了什么作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归纳了6个字:窗口、试验、示范。他认为,当前在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中,经济特区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先行先试、开拓者和敢闯敢试敢干、敢为人先的特殊作用。
8月31日,在“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总结座谈会上,迟福林作上述表示。
8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主办,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协办的“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海南召开活动总结座谈会。
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窗口”“试验”“示范”作用凸显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对外开放发生了三大重要的历史性转变。”迟福林说的这3个转变分别是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以制造业为主到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从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者到经济全球化重要推动者。
“我自1968年当兵入伍,1976年到国防大学,再到北京大学和中央党校读书,在中南海工作两年后,1987年底到了海南。我自己亲身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见证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迟福林说,我国的全方位开放带动了改革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多方面的重大历史性变化。
他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从以制造业为主的开放到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这是扩大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正是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对外开放当中,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迟福林谈道,当前,随着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开放重点向服务贸易转变。“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虽然中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我们跟制造业强国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比如,德国服务业占整个GDP的7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70%。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扩大开放新阶段,由此应推动服务业市场开放、推动服务业市场相关的制度变革。”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上的发言权、话语权不大。他举例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国时到一些国际组织看,我们参与度还不高,到今天已经大不一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和国际治理结构中的发言权明显增大,成为经济全球化乃至国际治理结构变革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我国对外开放3个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特区发挥了什么作用呢?迟福林归纳了6个字。一是“窗口”作用。1984年他第一次到深圳,现在深圳已大不一样。二是“试验”作用。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几乎都是从经济特区开始。比如,股份制改革等。三是“示范”作用。这两年迟福林到日本,有的专家问,“请猜一猜,我们最愿意去中国什么地方?”迟福林认为是上海、北京,但是日本专家回答:深圳。这是一个最新的开放城市、创新城市,创新已经成为深圳的一个代表词。
迟福林说,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起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示范作用。
8月3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主办,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协办的“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海南召开活动总结座谈会。(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王健生摄)
追求更高水平开放
当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新时代的高水平开放,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新时代的中国改革发展,很大程度上与高水平开放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前两天在专家座谈会上提出‘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什么叫高水平开放,什么叫制度型开放?就是我国当前从商品要素开放,到规则、标准、管理、规制的制度型开放转变。”
迟福林进一步指出,高水平开放就是适应国际发展趋势与国内发展需求,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以赢得开放的主动,赢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这就要求推进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开放转型,由此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因此,要在世界大格局形势下立足自身、着眼长远,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在这样一个开放过程当中,经济特区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先行先试作用,仍然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仍然发挥着敢闯敢试敢干、敢为人先的特殊作用。比如,粤港澳大湾区能不能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的实际进程。
海南自由贸易港要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谈到海南自由贸易港时,迟福林表示,其本质在于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
第一,打造重要开放门户重在做好区域发展战略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海南地理区位独特以及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等优势,以加强海南与东南亚产业合作为重点,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性的重要影响力。比如,海南面向东南亚国家,进而泛南海16个国家、7个地区起到什么作用?能否将海南自由贸易港纳入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中?能不能把海南自由贸易港纳入到RCEP以及清迈协议当中,从而在区域经贸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二,利用海南的这个优势打造面向东南亚大市场的区域总部基地。例如,以构建数字经济网络为重点打造数字经济制高点,提升对东南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带动力、影响力,打造区域性人文交流平台。
第三,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总体方案》提出五大自由便利+数据的安全有序流动+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特殊税收制度。
第四,高水平开放下的制度集成创新。这不仅涉及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的经济方面的制度创新,也涉及行政体制、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的制度集成创新。
第五,海南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责任和作用。比如,中央提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海南如何在其中发挥重要连接点与枢纽的作用?这都需要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