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将迎来17岁生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即将“成年”的上合组织不忘初心、携手前进。讲话中,习主席表达了与各成员国领导人的一致观点,即“本次会议是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峰会,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
过去一年,作为主席国的中国为推进上合组织合作与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得到各成员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也体现在青岛峰会种种细微之处。举行小范围会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的国际会议大厅分别名为黄河厅、泰山厅,传递出上合国家友谊源远流长。
不仅如此,青岛还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地,举办此次峰会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一旁,即醒目立着“奥运五环”的标志。在这样一个扬帆起航、追逐梦想的美丽城市,习主席说:“让我们以青岛峰会为新的起点,高扬‘上海精神’的风帆,齐心协力,乘风破浪,共同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
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会前,习近平同与会各方在迎宾厅集体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海精神”古今谈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谈及“上海精神”,国家主席习近平引用西汉时期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古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古文原意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世界为人类共享。它描述了一个“大同”的美好世界,和“小康”一起共同组成儒家思想对社会进步、世界发展的经典表述。
“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2017年1月,习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讲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描绘了“天下为公”的世界面貌。
“上海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是构成“上海精神”的核心理念。
本次青岛峰会上,习主席数次讲话,首先并始终提及的都是“上海精神”,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上海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在习主席看来,回首过往,正是秉持“上海精神”,上海合作组织才取得了重大成就。面向未来,更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
“‘上海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上海合作组织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题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中,习主席郑重建议:“我们要继续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外方领导人。这是习近平发表致辞。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