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望海楼里三代望海者
在塞罕坝阴河林场,有一座小楼房,是用来望火情的,名叫夫妻“望海楼”,只有夫妻二人看守。其实,它最初名为“望火楼”,一是因森林忌火;二是远远望去,仿若一片林海。鉴于此,遂改名“望海楼”。
塞罕坝森林大多为人工针叶林,林下、路边蒿草茂密,可燃物载量十分丰厚,且塞罕坝气候干燥,物干风大,属高火险区,加之森林集中连片分布,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之势,后果不堪设想。
守望,成了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警报系统。
这里海拔近二千米,望海楼是林场的至高点。站在望台上,放眼望去,方园数十里的绿海尽收眼底。夏季时分,当毒辣的阳光直射肌肤,如针刺般痛;在冬季零下几十度的时候,北风呼呼,则如刀割般疼。
夫妻“望海楼”的职工,丈夫叫刘军(中),妻子叫齐淑艳(左一)。新华网郭香玉摄
这座“望海楼”的职工,丈夫叫刘军,妻子叫齐淑艳。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每隔15分钟,用望远镜观望周边火情,在记录本上记下情况,比如天气、风力、是否有火情等。一旦有情况,就马上想法设法通知总部。
“我们夫妻俩是第二代瞭望员。从2006年开始,就在这里每天通过望远镜远望,那时住的条件是一个铁棚子,夏季时早晚很冷、中午很热,食用水是蓄水窖里的水。”妻子忆起当年不堪回首的日子,内心略有酸楚。稍作镇定后,缓缓地说道,“那个时候,还好有一根天线,可以收到一些电视节目看,也就不觉得凄凉了。现在有了无线网,可以和外界沟通了。”
从一位老职工那里,记者了解到第一代瞭望员的情况。
也是一对夫妻,当时条件很差,孩子出生之后,三岁还不会说话,见到陌生人就跑。十里八乡,孩子从出生就没有见过陌生人,看着自家的孩子变成了这样,身为父母,很是着急。为了孩子能早一些开口说话,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环境,无奈之下,才向组织汇报,调转到其他部门了。
瞭望房舍的每一次面貌更换,都是时代的象征。现在的“望海楼”,已是第四次改建了,从最初的瞭望房舍马架子到第二代砖房、第三代二层阁楼、再到如今五层小阁楼,这就是时代发展变化的缩影。
现在的瞭望房舍是2013年改观的,虽是五层,单层面积却不足十平米。其中,一楼作为客厅用。往里走,则是厨房,楼梯处堆放杂物,比如蔬菜等;二楼是卧室,床就在窗户边上,冬天风大,即使有暖气,也会很冷。五楼是瞭望工作的地方,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摆满了记录文件,还放着一个望远镜、一部电话。望远镜已显得有些破旧。
在防火期以外的时间,瞭望员刘军找到了自己兴趣点,开始研书习画,还将一些花鸟、书法作品装裱了起来,挂在一楼墙上。作品算不上专业,但他依然很珍惜。
“我们也会吵架,但很快就不生气了,因为没有其他人说话,天天只对着他了。”妻子说得很朴实。茫茫林海,他们一分钟也不能离开“望海楼”,唯一可以和他说话的人,就是自己的爱人。
“这里的游客不多。夏季也有游客过来,但来了看一下就走了,觉得啥也没有。”“啥也没有”,这几个字从妻子嘴里说出来,是那样的自然。
当今的夫妻“望海楼”。新华网郭香玉摄
十余年的坚守,在“啥也没有”中,他们就是这样天天望着天、看着树,偶尔说说话,偶尔吵吵嘴,更多的是沉默,还有所面对的孤寂和无助。正如妻子齐淑艳的话说,跟这片林子打交道,天天望着、数着,哪棵树又长高了,哪片林长势如何,都了如指掌。
风霜雪雨、天寒地冻、酷暑难耐。夫妻二人,一心想着看护林子,把林子当生命一样待。
“儿子是防火员,我们发现火,他就去扑。”刘军的儿子二十岁左右,正值青春好年华,在父母的影响下,也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塞罕坝,成了一名防火员。妻子说,“等我们将来退休了,就打算让儿子接班,继续留在望海楼。”他们的儿子听说将来要接班,也怀着一份对“望海楼”同样期待、向往的深厚感情,傻傻的笑了笑,笑里藏着少有的善良和可爱。
几十年来,塞罕坝是零火灾。在塞罕坝,共有9个瞭望塔进行人工监控,还有15个机器摄像头24小时实时监控。
塞罕坝林场防火办主任吴松说,机器监控相比人工监控而言,准确性略低些,主要是有些地方是盲点。不过,机器监控与人工了望可以互补。
所以,人工瞭望虽然原始,但还不可或缺。
“望海楼”,几代人的守望,护卫着塞罕坝这片林海。
新华社沈阳4月20日电 题:一部持续书写的奋斗史诗——昔日亚洲最大机械化露天煤矿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记者汪伟、丁非白 一座纵横数公里、深达数百米的巨型矿坑横亘在辽宁省阜新市城南
园艺为媒,绿色为介,2019年4月28日这一天,美丽生活的画卷在妫水河畔展开。这一天,中国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正在用坚定而自信的语气,向世界娓娓道来一个关于“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