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2)

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2)
2017-12-07 15:13:55 新华网

寓言:从一棵树看见了一片森林

从一棵树看见一片森林,这不是寓言,而是塞罕坝人书写的传奇。

在塞罕坝,我有幸看见了这棵树。它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承载着无限希冀的树,由于它的出现,昔日的荒漠塞罕坝,已演变成了今日的百万亩林海。它究竟承载着怎样的传奇呢?

这是一棵落叶松,已被无数路过的人用石块给围了起来,垒了近一米高,还用红丝带缠了起来,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纪念这棵功勋树。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棵树的历史。

塞罕坝最低气温零下43.3℃;年平均气温零下1.3℃;年均零下20℃以下的低温天气达4个多月;年均无霜期52天;年均积雪期达7个月。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几乎使人难以生存。

1961年,10月的塞罕坝,寒风吼叫,大雪漫舞。想想“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刘琨,率队策马行走在冰天雪地的坝上,为我国北方第一个机械林场选址。

当他默默站在荒漠无际、寸草难生的塞罕坝,心中疑惑万分,仰天长叹。难道是上天给他开了一个如此大的玩笑?若想在此造林,岂不是想当然?

所谓事在人为,不屈服于命运的刘琨,怀着期盼行走在艰难的路上,踏过一片片沙地,每经一地,无不期待奇迹。

整整在荒原上考察了三天后,终于在康熙点将台的石崖下,发现了天然落叶松的残根。有残根?这个线索实在让刘琨顿时喜出望外,决定继续寻找。最后,竟然在荒漠的红松洼一带,发现了一棵粗壮挺拔的落叶松。

塞罕坝建场前发现的一棵松

塞罕坝建场前发现的一棵松

奇迹终于诞生了!刘琨仔细研究着它,仿若是研究外星物种,不晓得是怎样一下子出现在了他面前。他默默抚摸着树干,无语泪先流,动情地说:“这棵松树少说有150多年,它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

冬去春来,这棵松历经一百五十多个轮回,如一位守卫疆土的卫士,无畏风霜雪雨,无畏天寒地冻,无畏沙化干渴,独自屹立在那儿。就是这样一棵树,给了刘琨无限希望,给了塞罕坝无限生机。因为它的出现,塞罕坝从此便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棵树”的确给了人们信心,但刘琨心里清楚,艰巨的任务要进行下去,是要付出多少人的心血啊!但是,如果不造林,将来的京城会不会变“沙城”,也就可想而知了。

之后,刘琨上报了对于塞罕坝的奇迹发现,建议在塞罕坝建立大型国营机械林场,并着手制定方案。方案的任务之一,就是“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

1962年2月14日,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