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新华等为玄奘经由瓦罕走廊回国设立的纪念碑摄影:任杰
2011年以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一行在瓦罕走廊山口,分别为法显、玄奘、马可波罗、西域高僧安世高设立了纪念碑。在进入瓦罕走廊山口前,我还目睹了专为唐朝大将高仙芝所设的纪念碑,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率领大军翻越帕米尔高原的将领。回望历史,彼时唐朝疆域辽阔,安西大都护府辖区直延伸至如今的中亚。
唐朝全盛期地图(来自网络)
战略地位不曾改变
“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已开始五日,一路沿昆仑山西段古丝路走入帕米尔高原,我始终在考虑一个问题: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因素究竟为何?很多答案闪过脑际。譬如,探险好奇、商贸利益、宗教传播、征伐战斗等等,归根到底,最基础的因素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渴望。
纵观人类发展史,随着生产力演变,大规模的交往沟通方式亦发展变迁。丝绸之路经历了生命周期的兴衰演变。有关路上丝绸之路何时衰落?学界有不同观点。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教授齐东方认为,公元7世纪中期,随着唐代大将高仙芝兵败于大食,大唐王朝于中亚地区的实力渐退,古丝路开始衰弱。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随着海洋运输繁荣兴起,路上丝绸之路的功能被海上丝绸之路弱化。
俯瞰瓦罕走廊摄影:任杰
无论如何,在中国西部边陲翻越帕米尔的这条交通走廊,从古至今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周边国家面临深化全方位合作的良机。无论战略,还是经济,瓦罕走量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