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踏春时节,习近平在尼斯会见马克龙时,愉快地回忆起两国友好交往历史,并表示“我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访问法国,具有特殊意义”。在巴黎会谈时他进一步强调:“中方愿同法方一道,传承历史,开创未来,使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走在时代前列。”
中法合作空间广阔,现已结成102对友好省区和城市,形成丰富的地方交流合作网络。中国一直视法国为优先合作伙伴。去年中法贸易额超过6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法在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大项目合作不断;在医药卫生、绿色发展、金融服务等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在农业一体化、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势头喜人。
“我带着对法国的美好情感而来”
行稳致远中法文化相融相通
“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习近平曾分别引用上面的法国谚语和中国古语来形容中法友谊。这两句箴言凝结着中法两国先贤的伟大智慧,虽然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其内涵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和法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明。习近平在署名文章中说:“我带着对法国的美好情感而来。”这份情感就来自中国人民以及他个人对法国璀璨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的欣赏,更来自中法两大文明的相互吸引和交相辉映。
整整一百年前,中国掀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热潮,近2000名中国进步青年胸怀救国梦赴法求学。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聂荣臻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半个多世纪后,白乐桑成为首批来到中国留学的法国留学生之一,他也是法国首任汉语总督学。回想起几十年来学习汉语的经历,白乐桑感慨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深深地吸引了我,并改变了我的一生。”
2014年,他曾参与组织投票“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论语》《道德经》《水浒》《西游记》《家》等名著入选。
2019年3月24日,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
今年,马克龙将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作为国礼赠送给习近平,并讲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的启蒙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这份国礼非常珍贵,仅存两本,另一本存放在巴黎的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翻开棕色封面,扉页上有淡淡的铅笔字迹。习近平轻轻接过书,仔细端详,郑重表示:“这个礼物很珍贵,我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和法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代表,中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正如习近平所说:“了解法兰西文化,使我能够更好认识中华文化,更好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文化交流更促进了民心相通。法国早已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目前全国有16个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2018年超过11万人在学习汉语。而中国的留法学生到2020年有望达到5万人,届时将成为法国第一大外国留学生群体。2021年,两国还将互办中法文化旅游年。
“我带着对中法关系的殷切期望而来”
志同道合规划中法关系未来发展
近年来,习近平同马克龙多次会晤、通话、通信,中法双方政治互信深入,高层往来频繁,通过战略、经济财金、人文等3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开展了高质量的沟通和协商。
习近平在法国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题为《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并肩前行》,他在文章中写道:“我带着对中法关系的殷切期望而来。”这份期望来自两国关系所蕴含的深厚潜力和美好前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嚣尘上。中法两国都是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给出了中国方案。他多次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与马克龙提出的“同一个星球”理念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去年,马克龙访华首站选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他多次公开表达同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的意愿。此次访华,习近平与马克龙会见时,提出要推动已商定的共建“一带一路”及第三方合作项目尽早落地、取得实效。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和宏伟实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法携手能够改变世界,这一点在过去55年间已经得到多次验证。
2019年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