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陷阱

2018-02-02 09:51:5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与评论()人

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19、20世纪之交的西方。当时资本主义已从高歌猛进、向全球不断扩张的“资本的年代”,迈入到危机初露的“帝国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语)。一些西方学者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开始质疑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文明中所笃信的理性乐观主义、历史进步主义以及对自然的理性结构的信仰,并颂扬非理性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护佑作用。尼采把否定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的现象统称为虚无主义。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由来。20世纪70年代,西方激进左派在反政府活动中遭遇政治失败之后,逐渐趋向文化领域,期望通过零星地、持久地反对政府来解构现行的体制,但它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

本来,中国的学术土壤中并未曾独立孕育出历史虚无主义,但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却不止一次地遭遇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除了一些现实层面的原因之外,从历史哲学层面看,现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主要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入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相关。后现代主义史学通过引入“文本”的概念和“读者”的视角试图表明,不仅未来面向人们开放,过往的历史同样是开放的,每个人完全有理由来对历史构图进行自由地“连接”或“解读”。这种理论主张有助于打破西欧中心论、反对教条的历史命定论,主张更贴近地阅读历史文本,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包含着致命的“阿基琉斯之踵”:否定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进而否定历史规律,否定真理,由此衍生的非理性主义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处理历史事实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罔顾实际的历史进程,抽象地假设、推演,乃至否定和歪曲历史事实;二是借助反讽性和戏谑性解释,恶搞、贬损和诋毁已有定论的正面历史人物和崇高历史事件及其意义,或者彰显反面人物的“人性”,以图为之翻案。这两种类型的手法比较直接,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明显,属于“显性”的历史虚无主义,比较容易澄清。而“隐性”的历史虚无主义则借助精心挑选或“发现”部分碎片化的历史事实,或者通过对整体历史无限细分,来实现对民族史或世界史中宏大问题的解构或重构,结果呈现一种伪造的“历史”。概言之,其基本理由是,过去的历史是由历史时空坐标中代表无数稍纵即逝“事件”的散点连缀而成。所谓的历史事实,原本就是由孤立的“事件”偶然形成,如何连接这些历史“散点”,或者赋予它们在历史解释中以大小不同的“权重”,完全取决于历史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取舍和判断,因而对同一组历史事件而言,也就有了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义。这类思潮处理历史事实的手法包含一定的“技巧”,其意识形态色彩相对隐晦,但同样含有历史虚无主义元素,实践中具有较大的迷惑性,需要给予足够的警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