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重点策划了艺术节开幕演出《启航》、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及诗歌朗诵会等重点活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们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丰沛的艺术语言,讴歌党带领中国这艘航船穿过激流险滩,踏平惊涛骇浪,带领中华儿女一起实现中国梦的豪迈进程。
一座城市的活力须以文化的繁荣为主要标志。随着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建设也要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更多使命。上海从坚持文化自信的高度推进文化建设,将提升文化软实力放在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认认真真下一盘面向未来的文化大棋,加快推进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着眼软实力,决不“为建而建”
今年秋天,上海正在进行的新一轮重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更加突出重内涵、重功能,重品质、重社会效益,从过去以综合性为主到强调专业功能细分,将行业职能的专业化与社会功能的复合化融为一体,把公益性和群众性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让更多市民能够分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成果。
“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这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描摹的上海。志在建成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在城市文化空间上布局深远。
位于虹桥路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自去年10月1日开放至今,已向公众呈现了195场精彩演出。同时,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市舞蹈学校陆续进驻,让这里成为集创作、交流、教育等于一体的舞蹈艺术高地。人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一流的演出、参与舞蹈公开课和工作坊,甚至可以登上舞台,实现他们关于舞蹈的梦想。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许多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正在一一变成现实。”
硬件设施是文化的容器,是精神和心灵感悟体验的空间环境,是增强城市吸引力、影响力、创造力的重要载体。上海更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为建而建”,发力在“硬”着眼在“软”,要让文化体育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功能和软实力提升,形成硬实力和软实力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就在最近,民族歌剧《江姐》、沪剧《邓世昌》等41个舞台艺术作品正在展演,电影《邹碧华》、电视剧《苦乐村官》等48部影视、广播作品展映、展播,“开天辟地——中国创世神话”主题创作成果展等一批重点主题创作、文艺活动,全面展示上海文化的蓬勃活力。
着眼可持续,为生态和文化“补缺”
富而有礼,富而有义,富而有文。这是中国古人的智慧,上海已经在脚踏实地践行。
上海世博园区的后滩地区,拥有一片天然的浅滩湿地。沿着历史水系、工业记忆和世博肌理,一座面积近2平方公里的世博文化公园正在浮现。再过四五年,这片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开放式绿地,将成为生态自然永续的“森林公园”。
“上海寸土寸金,建设世博文化公园相当于放弃了下一个陆家嘴。”上海市规土局详规处处长朱丽红说,与陆家嘴一样,世博后滩地区是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岸线中最具景观优势的“凸岸”,如果规划为商业用地,其土地价值将达上千亿元。在这儿建设世博文化公园,可见上海建设生态之城的决心。这无疑是上海留给未来的珍贵礼物。
上海不缺高楼缺生态——曾经的城市发展总是拼命填空,今天的上海越来越讲求留白的智慧。“未来上海的世博文化公园,将是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和发展面貌的一个窗口。”在朱丽红看来,这一笔留白,不仅为生态留白,更为长远发展留下足够思考和腾挪的空间。
“坚持一张规划蓝图干到底,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时至今日中心城区还能容纳新建大型文体设施的关键。”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澜说。
如今,上海启动徐家汇体育公园环境整治和综合改造工程项目,以解决体育建筑建设年代较早、设计标准偏低、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同时新建体育综合体、室外足球公园和篮球公园,新增两条健身步道,满足市民健身需求,打造“卓越的体育赛事中心、活跃的大众体育乐园、经典的体育文化地标”。这既是对城市旧里的有机更新,更是面向未来的重塑与升级。
着眼获得感,把最优空间留给市民
拿出城市发展中的最优空间,为老百姓打造最佳精神家园。这是上海的魄力和远见。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群众文化体育需求旺盛。201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至今,每年总体保持5万多项文化活动、近3000万人次参与;2016年第二届上海市民体育节举办各级各类赛事9778个,参与人次超千万。
上海始终坚持,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重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中,一方面要遵循专业规律、做出专业标准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更关注群众呼声、满足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建设中的市民获得感。
未来的图书馆是怎样的?上海将给出范本。上海图书馆东馆建成后,近80%的空间将面向读者开放,成为全体市民的“书房、客厅和工作室”。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未来的上海图书馆东馆会更智慧化、智能化。
上海博物馆要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博东馆便是一座开放的新型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告诉记者,上博东馆将进一步拓展教育体验和社会服务,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参观体验。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发源地,这座城市还在努力挖掘历史文化积淀,发掘红色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把文化建设放在城市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着力打造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上海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