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秘库布其】三代治沙人见证库布其“蜕变”之路
库布其沙漠第一条穿沙公路边已形成绿色长廊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库布其沙漠,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四十年前,这里寸草不生、风蚀沙埋。如今,已难见黄沙漫天飞的景象,反倒是绿意盎然。
这是库布其人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创造的奇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在沙漠中书写了绿色传奇,让其变身多彩库布其。
第一代:沙海孤岛中守望家园
如今的官井村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是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是风口,房前屋后总堆着积沙,曾饱受风沙之害。
30年前,在官井村西北角,长着一颗柳树,这是全村唯一的树。当大风刮起,村庄就变得昏天暗地。
不通水电、没有路,很多沙漠腹地的村庄、定居点就像沙海中的孤岛一样。
沙进人退,逼得不少人背井离乡。为了生计,1986年,官井村村民高林树决定承包800亩荒沙种树。
和高林树一样,1983年从部队退伍的白音道尔计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开始了与沙漠“斗争”的生活。
1988年,刚到杭锦旗盐场(亿利集团前身)上任的王文彪,发现18平方公里的盐湖已被黄沙覆盖,生产设备被埋了将近一半,更麻烦的是,每年亏损500万元,已处于破产边缘,导致这一切的关键是沙漠对盐场的不断吞噬。为了盐场职工的生计,王文彪决定治沙,组建起一支由27人组成的林工队,从离盐场最近的沙漠开始了植树固沙,拿起铁锹,背上树苗,冲在一线,挡住沙漠的“侵略”,保住盐场资源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