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晋江经验 > 正文

从出走晋江到扎根晋江,40年三代人的“面孔”

2018-07-09 22:58:5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2008年,成家之后的他来到晋江。就在此前一年,晋江刚刚成为继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国第三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这座“体育城市”的崛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涌入,他们中不少人选择在此扎根。

罗树生供职的晋工机械并非体育用品企业,但在晋江的十年里,他感受到企业对外来人口的尊重和珍视。“在企业工作10年以上的工人有五分之一,工龄20年以上的工人有50多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罗树生不无自豪地说,如今的他是企业行政部门主管,作为一个外地人,能在公司担当重要职务,这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

2015年,罗树生在晋江安了家,两个孩子也上了小学。“在这里生活有家的感觉,幸福感自然就上去了。”罗树生笑着说。

“幸福感”正逐渐成为“新晋江人”的特质。对于一座外来人口数量占常住人口一半的城市来说,如何让这部分群体“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是一个长远的课题。

早在2006年,晋江就提出“三不承诺”——不让任何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因企业恶意欠薪而蒙受损失,不让任何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子女上不了学,不让任何一名来晋务工人员维不了权。近年来,晋江从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等多个领域着手,加大投入力度,逐渐让“同城同待遇、保障全覆盖”的倡议惠及每一个在晋江的奋斗者。

“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国际化一流的城市环境、营商环境、居住环境、服务环境、创业环境,让软环境更有温度、让硬环境更有底气,让晋江真正成为每个人可以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表示。

(责任编辑:苖玉轩 CN074)
关键词:晋江面孔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