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五年|重访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前的北京足迹
听民声,谈规划,谋发展,看变化。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5年间,北京留白增绿、和谐宜居,从一核两翼到和衷共济,从京津城际列车到京津冀交通路网……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有滋味,总书记牵挂的那些事儿,5年间有了巨大变化。
2月21日,市民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北京城市规划沙盘模型(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万小军摄
规划展览馆:规划先行留白增绿
2014年2月25日,总书记来北京视察,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是第一站。“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是总书记在视察中着重强调的。
“那天,总书记在一幅幅展板、一件件实物前看得很仔细,不时驻足询问,详细了解城市规划进展情况。我们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对城市规划很重视,对规划工作者真关心、真爱护。”回忆起5年前那一幕,原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馆长赵莉异常兴奋,“在北京城市沙盘模型前,总书记曾风趣地指着沙盘一角说,‘我小时候就在这片儿长大’。”
赵莉提到当时的一个小插曲,“总书记说,网上有小朋友给他建议,习大大应该做点啥?多给城市留一点儿‘没用的地方’。我想,小朋友的意思就是应该给老百姓多留点空间和绿地。”
“多给城市留点‘没用的地方’”这句话掷地有声,最得民心。5年来,疏解整治促提升,让北京老城恢复了老味儿,看见了历史的影子。而“腾笼换鸟”的北京真招来了飞鸟、唤来了动物,用老百姓话说,在家门口的公园里撞见松鼠、野兔都不是稀罕事儿。
规划先行的理念一直贯穿于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的思路中。要想有绿,必先腾地儿。这件绿了城市、亮了民心的事儿,都归功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提出和落实。
2月21日,北京通惠河玉河遗址周边(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耿子叶摄
玉河遗址公园:水穿街巷重现京城
在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吉祥社区北侧与中轴线之间,有一段平均宽4米、长600米的河堤,河岸南段的一块石头上写着:通惠河玉河遗址。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通惠河玉河遗址公园,察看玉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展览和河堤遗址,沿河步行考察河道恢复、四合院复建情况,对这一项目给予充分肯定。
他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玉河古道的历史要追溯到700多年前,为了让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得以延伸到皇城里来,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修通了这条河道。然而,这条穿越了元、明、清三代的古老河道,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衰败,被深埋在层层叠叠的民房之下。
5年来,北京进行搬迁改造,700多岁的“玉河北段故道”重见天日,消失百年的三里河恢复三里水道,“水穿街巷”美景再现京城——水波荡漾、芦草丰美、鱼跃其间;两岸灰墙灰瓦的古朴平房院落沿着河的走向迤逦铺开。
百姓赞:“我们是住在了景儿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