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麦贤得:革命硬骨头、重伤不下火线的钢铁战士
1965年,18岁的麦贤得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战士。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南海舰队某水警区611艇当轮机兵。
这年的8月6日,一个注定要写进中国海军战史的日子,这是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大海战。然而,这又是双方势力不对等的对抗,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少将司令官胡嘉恒说,这次海战几乎不会出现悬念。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我军大获全胜;麦贤德,正是这场胜利中最为突出的战斗英雄。
这场“八六”海战中,作为新兵的麦贤得,在头部中弹、脑浆外溢、神志半昏迷的情况下,坚持战斗长达3个小时,与全体参战官兵一起,击沉来犯国民党军舰“章江”号,被誉为钢铁战士,成为全国学习的模范。1966年2月23日,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共青团中央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65年8月6日凌晨,福建漳州东山岛附近海面,隆隆炮声响彻海天,我人民海军护卫艇群正集中火力攻击来犯国民党军小型猎潜舰“章江”号,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正式打响。
战斗中,参战611艇后左主机突然意外停车,艇上机电兵麦贤得立即跑去帮助启动机器。就在此时,敌人的2颗炮弹打进机舱,一发落在前机舱,另一发落在后机舱。巨响过后,正在机舱的麦贤得顿时觉得头部一阵剧痛,一块高温弹片打进他右前额、一直插到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他顿时失去知觉,感到天旋地转,全身无力地倒了下去……
此时其他轮机兵也都已经负伤,而611号艇开始下沉。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经过简单包扎的麦贤得,像百变金刚一样,又以惊人的毅力站了起来,但眼睛怎么也睁不开,因为鲜血和脑浆已粘住了他的眼角睫毛。
麦贤得依稀觉得前机舱的轰鸣声似乎减弱了,心里判断:很可能是前机舱的机器也被炮弹打坏了。他一步一步摸索走向前机舱,跌倒了就爬,过舱洞就钻。就这样,他在黑暗中坚强地回到了自己的战位。
麦贤得一颗颗螺丝、一个个阀门、一条条管道地检查。最后,他在几十条管路、数千颗螺丝里,检查出一颗拇指大小、被震松的油阀螺丝。麦贤得用扳手将螺丝拧紧,并用身子顶住移位的波箱、用双手狠狠压住杠杆,使损坏的推进器复原,保证了机器正常运转和舰艇安全。
麦贤得在头部中弹负伤、脑脊液外流的情况下,仍以惊人的顽强毅力,坚持奋战3小时,直至战斗取得完全胜利。此役我海军先后击沉国民党猎潜舰两艘,击毙少将司令胡嘉恒以下170余人,俘虏33人。
战斗胜利了,麦贤得却倒下了。经过4次脑手术,他脑颅中的弹片才终于被取出。在手术后,麦贤得又以惊人的毅力,忍受巨大的伤痛很快地恢复了肢体功能,创造了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1967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周总理接见了麦贤得等4000多名海军代表。随后,毛主席又在人民大会堂小会客厅单独接见了麦贤得。
2007年,麦贤得退休后,很多人都劝他好好休息、颐养天年,但他始终感恩党和人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奉献。
钟情书法的他,一直把自己写的“精忠报国”4个字摆在案头勉励自己,平时写得最多的则是“永作小小螺丝钉”。麦贤得如此写,也是如此做的。他积极发挥余热,每年都主动或应邀参加军地各种公益活动,到部队、学校、企业、厂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麦贤得还受邀担任多所大、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多次到广州番禺名智小学、汕头市东厦小学、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汕头大学等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让自己的母校--广东省饶平县汫北镇汫北小学学生有书读、读好书,麦贤得省吃俭用,筹资购买书柜、桌椅和各种各样的书籍,创建了汫北小学“英雄图书馆”,而且每个暑假都会定期为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今,当年的钢铁战士麦贤得已年过七旬,白发苍苍,可他那军人的脊梁,依然是那样刚强、挺拔……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马伟明,是心系强军、锐意创新的科研先锋(7月27日摄)。
2、马伟明:心系强军、锐意创新的科研先锋
打开世界科学发展史册,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到德国韦纳四兄弟大办工厂、研发电机并广泛推广应用,西方国家在电机领域一直领跑世界,其重大关键技术至少比我国先进几十年。
1978年,我国迎来文革结束后的第二届高考。马伟明恰逢其时,被海军工程学院(海军工程大学前身)录取,并在毕业3年后重返母校攻读研究生。从此,痴迷于电机领域前沿研究且初露锋芒的马伟明,无论酷暑寒冬,“5+2”“白加黑”,没有休息日,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带领团队在科技兴军的征程上奋起直追、弯道超越,完成了从“跟跑者”、“并行者”到“领跑者”的转变,为我国锻造出一件件制胜深蓝的国之重器。
20世纪90年代初,在恩师张盖凡教授的指导下,马伟明带领课题组,用仅有的3.5万元,造了2台小型十二相发电机,在洗漱间改造的简陋实验室里开展研究。整整6个春秋,他们反复试验,在对数十万组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终于成功研制出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发明了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这道世界性难题。
受此鼓舞,马伟明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再接再厉,先后研制出世界首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和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确立了我国在舰船发供电系统领域国际领先的地位。
2001年,41岁的马伟明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可谓功成名就。许多人劝他该放松一点了,他却说:“只要稍微歇口气,别人就会跑到我们前面去。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年轻的院士又有什么意义!”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由机械推进向电力推进转变的一次技术革命。
10多年前,马伟明的目光就瞄准这一目标。当时,国外的技术路线是中压交流。经过反复研判,马伟明提出了中压直流技术路线,先后3次召集国家顶尖专家研讨,得到的几乎是一片否定声:“英美等发达国家都没有选择这条路线。凭我国现有的条件,这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
“要做就做最前沿的!为什么非要等外国人做成了,我们才开始跟着做?”面对质疑,马伟明经过深入分析,毅然决定继续坚持往前走。10年攻关,10年艰辛。不服输的马伟明,硬是将这一世界公认的核心重大技术难题成功解决,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的跨越发展。
在研究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同时,马伟明又瞄准了另一项国际科技领域的尖端技术--电磁发射技术,但同样又引发了一轮质疑风波:“一个世界级科技大国历时20多年都没有取得成功的项目,你还要强攻硬上?”
马伟明认定,中国需要这项技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
8年之后,包括40位两院院士在内的100多位专家来参加科技成果鉴定会。面对马伟明的创新壮举,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激动不已,泣不成声……
近几年,马伟明带领团队在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创新成果再次进入“井喷期”,多型装备和技术属国际首创,全面推进我国传统武器装备向电气化变革。
放眼万里海疆,马伟明带领科研团队留下一连串闪光足迹。他们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全部应用或转化为装备,实实在在提高了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培养出400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先后获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军队颁发的科技创新群体奖、全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被海军授予“创新强军马伟明模范团队”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次荣立集体一等功。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研究所墙壁上的一行大字,是马伟明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心声。
空军指挥学院原训练部副部长李中华,是挑战极限、勇争第一的试飞英雄(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3、李中华:挑战极限、智勇双全的试飞英雄
1983年,李中华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时,决心投笔从戎,顺利成为空军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招收的首批飞行员。两年后,他作为全优学员被分配到战斗部队,并很快完成了全部战斗大纲训练。1989年9月,空军从飞行员中选拔试飞员,李中华光荣人选,选择了与死神“对阵”,选择了一条不平坦的人生之路,他从事试飞工作23年,先后经历空中特大险情5次、空中重大险情15次。
说起他的这个选择,李中华说当年自己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我想着要好好做一些事,做一些对国家、对民族、对我们军队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这是李中华的远大志向,也是支撑他选择试飞、坚持试飞的强大精神力量。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志向,李中华才能一次又一次激情冲天,不停超越……
一次试飞任务中,意外在500米高度发生——
报警灯乍亮。飞机猛然向右偏转,瞬间由大侧滑进入“倒扣”状态,向地面坠去。500米、400米、300米……地面的麦田、河沟等景物迎面扑来,情况万分危急!“别动,我来!”后舱传来李中华沉稳的声音。选择挽救飞机,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弃机逃生的机会。悬在空中的李中华咬牙顶住剧烈的眩晕,全力操纵飞机。
蹬舵、压杆,飞机毫无反应。按下退出变稳系统的按钮,飞机仍无反应。按下操纵杆上的紧急按钮,飞机横向摆动却越来越大,飞速坠向地面。李中华急中生智,果断地切断了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的总电门。飞机瞬间平静下来,恢复了正常操纵。此时,飞机距地面的高度只有200多米。
从飞机进入“倒扣”状态失去控制,到恢复操纵并改平,只有短短的7秒钟!
这一天是李中华与死神距离最近的一次过招,也险些成为中国航空工业史上黑暗的一天。“要不是李中华的惊天一搏,我们将痛失2名优秀的试飞员,我军某型航空武器的研制也将滞后8年到10年。”提起当时的情景,时任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院长的沙长安至今仍心有余悸。
但在李中华看来,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敢于探险的人;每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挑战极限的英雄。中国空军要腾飞,也必须有一群情愿用生命为代价去搏击风雨的雄鹰!
国外研制新型战机,新品采用率通常不超过30%。而面对新品采用率远高于这一比例的歼-10战机,李中华明白:由此而成倍增加的风险对于勇敢的中国试飞员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计算机控制这样全新的技术,不是仅靠勇敢就可以征服的。我国新一代试飞员,已然是“知识型”的试飞员,他们不仅是新型战机的试飞者,也是设计研制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准确的称号,应该是试飞工程师。
李中华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试飞工程师”。他一头钻进集多项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战机的每一个技术环节。在科研试飞的过程中,李中华发挥自己既懂工程设计,又精通飞行的优势,努力使自己成为部队飞行员与飞机设计师之间沟通的纽带,使飞机获得更好的品质与性能。
可以“飞出与计算机模拟一样完美曲线”的他,迅速成为飞机设计和试飞专家眼中“会飞行的工程师”。在歼-10战机试飞中,李中华先后提出10多项设计改进意见和建议,都被一一采纳。如今,给部队下发的飞行手册中,很多数据都是李中华率先探索出来的,极大地推动了歼-10战机及其他新型战机的试飞进程。
1997年9月,李中华奉命和他的老搭档李存宝驾驶变稳飞机,模拟歼-10战机起飞、着陆时的飞行控制率。如果试飞成功,这将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飞机第一次使用电传操纵系统着陆而被载入航空史册。
然而,在飞机下降到距地面只有1米的高度时,飞机意外发生振荡。
PIO(飞行员诱发振荡)!这是电传飞机常见的一种非常容易危及飞行安全的危险状态,而且又是在距离地面如此近的拉平阶段。关键时刻,李中华丝毫不乱,准确地作出了判断,并果断地告诉后舱的李存宝:切断变稳系统,用原机的操纵系统复飞。
飞机着陆后,李中华直率地提出这型飞机的纵向操纵增益过大,也就是飞机操纵起来过于敏感,建议设计者至少将增益减少三分之一。设计人员却认为,操纵灵活正是这种飞机的优点所在。“不能因飞机的机动性能而增加无谓的风险!”整整2天,从飞行曲线和飞行参数论证到地面模拟试验,设计部门最终采纳了李中华的意见,将增益减少了40%。
正是凭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中华先后完成57个一类风险课目,飞出了歼-10战机的6个第一:最大飞行表速、最大动升限、最大过载值、最大迎角、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和最小飞行速度。也正是依据李中华和他的战友们从死神手中拿回来的数据,设计人员一步步使歼-10战机的多项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4年7月,李中华因为为歼-10战机最终定型作出重大贡献,荣立一等功。
96722部队71分队班长王忠心,是建功基层、爱岗敬业的优秀士官(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