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国家公祭日专题 > 正文

南京纪事:许多普通日本人都被日军的暴行惊呆了(3)

2014-12-13 08:32:23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12月1日,南京老人夏淑琴在江东门纪念馆对家人说:“我很骄傲,我是战后第一位踏上日本国土、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虽然眼睛哭坏,但是只要我活着,就要把这段历史讲述给每个人听。”

    她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代表人物。她一家7口惨死的经历,被当年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美国牧师约翰·马吉记录下来。在日本法院,她告倒了日本右翼--他们诬蔑她为“假证人”。

    当时是1994年8月。赴日本作证的夏淑琴,成为继东京法庭之后第一位赴日本作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回忆起那段往事,夏老人说:“许多普通日本人都被日军的暴行惊呆了,哭了。”

    现在,夏淑琴7位亲人的名字都被刻在了纪念馆“哭墙”上。但作为孤儿,她只能在这面冰冷的“哭墙”上感受亲人的存在。

    作为“大屠杀专家”,朱成山曾经被人讥讽为“守灵的”。对此,他一点儿不介意。

    “守灵人有什么不好?为遇难的同胞守灵,为民族的历史守灵,为国家的重任守灵,值得!”朱成山说。

    铭记历史是为了尊重生命

    “看,从今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都要为你们在内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听,77周年的和平警钟即将敲响!”

    这是12月1日,夏淑琴的孙女夏媛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诵读悼念遇难亲人的祭文。

    今年9月9日,南京江东门小学的36名学生成为南京国际和平学校的首批学员。当天,他们领到了刚刚出版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小学版)和《和平学概论》。这两本新书是教材。而他们的老师,则是朱成山和南京社科院国际和平研究所副所长赵德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郑淑娜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尊重生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鲜明特征。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顿时成了冤魂。滥杀无辜是反人类、反人道、违背国际法的罪恶行为……举行国家公祭活动,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悼念,这一正义之举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人权的尊重。”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政府及安倍晋三,要求日本政府向被日军杀害的南京30万亡灵谢罪。据悉,这是中国民间机构首次以函件方式要求日本政府就南京大屠杀谢罪。

    在这份近千字的函件中,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写下这样的字句:“我们不敢相信,那将婴儿挑在枪尖上虐狂,在光天化日下轮奸女性,将活人埋至脖颈看着一点点窒息而死的作俑者,是号称高度文明的人类。即便是妖魔,那也是旷古难恕的通天罪孽。”

    参与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法官梅汝璈先生的话至今发人深省:“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本报记者 陆培法

(责任编辑:CN023)
关闭